四月 26, 2022
四月 26, 2022
//【071期 手作 · 空間】 香港80後設計師戴美兒(Emily)自認因鼻樑低而難找到一副合適眼鏡,然後發現很多外國眼鏡款式根本不貼合亞洲人臉型,所以在2012年創立了 […]
二月 18, 2022
十二月 17, 2021
//【069期 手作 · 空間】 大家去旅行買特色紀念品,又可曾了解過它們的故事?文化體驗工作坊「TravelFa」帶著世界各地的傳統手工藝和文化故事,讓無法出國的大家跳出框框,從手工藝認識各國文化、 […]
十月 29, 2021
//【068期 手作 · 空間】 當社會日益進步,不少傳統行業只能步向式微的道路,「手寫小巴牌」亦難逃這命運。然而,香港仍有一位師傅堅持製作,望把這門手藝傳承開去,他就是麥錦生師傅。 & […]
八月 23, 2021
//【67期 手作 · 空間】 織織復織織……編織的樂趣在於由點、線、面製作出不同的圖案和形態。一間名為「Roar2gather」的工作室, 由編織愛好者阿Fi所創立,在工 […]
七月 26, 2021
四月 22, 2021
三月 29, 2021
//【64期 小店 · 空間】 近年菲林熱潮愈演愈烈,幾乎人人手執一部菲林相機。人總愛念舊,懷舊的外型,配上菲林相片獨有的質感,使復古風照片再次流行起來。有些人喜歡強烈的顆 […]
一月 18, 2021
十一月 6, 2020
//【062期 手作 · 空間】 土生土長的Michelle和很多香港人一樣,從小被五光十色的繁華都市圍繞著,既沒有歸園田居的閒情逸致,也沒有櫻花掉落的豪情歎息。即使香港有不少郊外美景, […]
九月 23, 2020
//【061期 手作 · 空間】 聽到「蛋誌」二字,一般人聯想到的可能是港式茶餐廳的雞蛋三文治,但此「蛋誌」絕非彼「蛋治」!這是一場40元的奇妙賭注,在一個個細小的扭蛋殼中,蘊含著超乎你 […]
九月 16, 2020
//【060期 手作 · 空間】 一個人吃飯會感到孤單嗎?陶瓷上呆呆的小人偶彷彿在問道。年輕陶藝家馮大頭,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系,早在大學時期便常以水墨畫及陶藝為創作媒介。畢業後曾 […]
五月 25, 2020
五月 12, 2020
//【056期 手作 · 空間】 印章是甚麼?是兒時作業上,老師蓋下的一個個留言;是長者用來替代簽名的工具。而對於創作橡皮印章的「手作J」Jason而言,印章是接通他和世界的特別媒介,精 […]
五月 11, 2020
//【057期 手作 · 空間】 工作室放滿五彩繽紛的土耳其馬賽克燈,枱上有40多種不同顏色的切割玻璃和珠子,土耳奇籍導師章遂良(Musa Genc)為我們奉上當國特色茶點,播放中東歌曲 […]
四月 17, 2020
//【058期 手作 · 空間】 花牌紮作是一門有過百年歷史的傳統手工藝術,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不少人誤以為花牌只用於喪禮,事實上出現在喜慶宴會的花牌稱為「喜慶牌」;白事的花牌則稱 […]
十月 30, 2019
//【055期 手作 · 空間】 一位調酒師,一位護士,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職業,卻因為酒而相識,因為酒而深交,最後因為酒而合夥,共同手製一支代表香港的酒,將屬於香港的味道推廣至全世界。 […]
十月 30, 2019
//【054期 手作 · 空間】 「泥社」創辦人Ricky,曾經是一本男裝時尚雜誌的平面設計師。後來紙媒開始逐漸衰落,平面設計相關工作大幅減少。於是在三年前,Ricky開始萌生用水泥製作 […]
八月 30, 2019
五月 29, 2019
//【052期 手作 · 空間】 傳統民間不乏一眾手作之人;他們的傳統手藝,以傳承作為使命。來到青衣長安邨,看見一位笑容可掬的女士,在手推車前忙著。她透過一雙巧手,慢慢把糖拉成不同形狀, […]
三月 7, 2019
//【051期 手作 · 空間】 木工,即用不同的木料製作工藝品。有不少人認為木材相對其他工藝品的製作過程較簡單,其實不然。白犬工坊創辦人Dickens和女朋友Canter一起經營木工工作室,主要開班 […]
一月 29, 2019
//【050期 手作 · 空間】 手作不局限於媒介,「Handmade」的定義相當寬廣。於我們角度,藝術家可以是手作人,藝術品就是手作成品。如果您不太認同,試想想若把「藝術品」印在布袋上,這能呈現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