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11, 2023
//【079期 FEATURE】 2005年,一位葡萄牙少年將明信片發展成一種名為「Postcrossing」的交友模式,讓世界各地的人在自己所在的地方,透過明信片與他方的人交流連繫,令 […]
八月 11, 2023
//【079期 FEATURE】 2016年,厭倦糜爛的大學生活的Terence下決心幹一番「有意義的事情」,在參加青協賽馬會社創中心的GoodSeed社創點子比賽期間,他認識了志趣相投 […]
八月 11, 2023
//【079期 FEATURE】 普遍認為,寫作是孤獨的旅程,然而事實不一定如此。今年獲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支持及語文基金會撥款的「校園作家大招募計劃」的非小說組和小說組冠 […]
八月 11, 2023
//【079期 FEATURE】 常言道「Friend過打band」,樂隊,可以說是最能反映「友誼」百態的一種團隊。樂隊的組成方式千奇百樣:披頭四(The Beatles […]
六月 12, 2023
//【078期 FEATURE】 一般人潛水,為的是欣賞美麗的珊瑚,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助理教授崔佩怡(Apple)潛水,卻是為了修復珊瑚。受家人影響,她自小酷愛大海,孩童時代便立 […]
六月 12, 2023
六月 12, 2023
//【078期 FEATURE】 「龍舟特別在於它不是看最叻的人有多叻,而是看最弱的隊員有多弱,一隊人配合,一定是遷就水平落後的人,繼而一起提升。 」 — 黑武士創辦人(陳柏亨 Endy […]
六月 12, 2023
四月 25, 2023
//【077期 FEATURE】 2022年冬天,全球投入於世界盃賽事狂熱之際,李玥欣(Lorna)身在卡塔爾世界盃球場外,以義工身分參與這次全球盛事。熱愛體育的她,自大學 […]
四月 25, 2023
//【077期 FEATURE】 「人做起事來,其實專注一樣已經好足夠。」這是伍展瑩隨香港青年協會青年交流團到武當山習武、生活後的最大感悟。放下工作,花上10天時間,到一個 […]
四月 25, 2023
//【077期 FEATURE】 有說你的性格決定了你的生活(your personality creates your personal reality),只要不再重複固 […]
四月 25, 2023
//【077期 FEATURE】 大家都知道長久留在舒適區,並不能進步,恰到好處的未知與刺激令人愈來愈強,這正是旅行的魅力。人生百態,旅行方式千差萬別,各自「在路上」的故事 […]
二月 15, 2023
//【076期 FEATURE】 在城市生活久了,我們會漸漸遺忘一些感覺,例如指尖觸碰葉脈的凹凸感、隨著呼吸而傳進鼻腔那既濕又腥的泥土味,還有大自然為內心帶來的愉悅感;取而 […]
二月 15, 2023
//【076期 FEATURE】 一般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 ASD)學生,較難掌握複雜的社會情景及人際關係,容易於社交及溝 […]
二月 15, 2023
二月 15, 2023
//【076期 FEATURE】 如果要形容在香港的聲音,你會想起甚麼—是鬧市的車水馬龍,還是大自然的鳥鳴啁啾?每時每刻,城裡都在響起不同聲音。當有人愛以照片記錄城市,環境 […]
十二月 8, 2022
//【075期 FEATURE】 「不要百分百相信所有人的經驗,並非所有人的際遇都相同。與其單純在網上看別人的經歷,倒不如自己親身感受、體驗,遵從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再作決定。 […]
十二月 8, 2022
//【075期 FEATURE】 小時候或多或少會幻想過,到底長大後會過著怎樣的生活—會是個每天為口奔馳的打工仔?或是個遊戲至上的玩家?沒有人能在出生就預見自己的未來,掌握 […]
十二月 8, 2022
//【075期 FEATURE】 過去兩年,不少人都因疫情經歷與家人共處一室,朝夕相對的日子。有人認為那是「困獸鬥」,又有人會視之為得來不易的親子時間。家居環境與家庭關係息 […]
十二月 8, 2022
//【075期 FEATURE】 近年有電視台接連推出「調教」系列真人騷節目,邀請導師鍛鍊出理想男友、男團。當人生踏入新階段,總希望以更好的自己迎接新挑戰。過去受不愉快的校園經歷所困,潘柏航(阿柏)和 […]
十月 19, 2022
//【074期 FEATURE】 科技發達,疫情蔓延有多久,網上授課就持續了多久。學習與校園生活彷彿不再劃上等號,一眾莘莘學子,有多少個擁有過真正的校園生活?學校,除了是學習知識的地方, […]
十月 19, 2022
//【074期 FEATURE】 怎樣才是你心目中理想的校園生活?做齊「大學五件事」— 讀書、上莊、住hall、做兼職和拍拖後,是否就是達成理想校園生活的金科玉律呢?對於就讀香港教育大學 […]
十月 19, 2022
//【074期 FEATURE】 接近放學時間,一位學生到校長室敲門,然而他並不是為課業而來,「校長,我想搞一個新學會呀!」校長何志宏(Martin)聽畢學生的想法後,就學會活動的執行方 […]
十月 18, 2022
//【074期 FEATURE】 「失眠會舍的活動不是嘉賓單向對學生講解何為對錯,我們希望能創造一個平等環境讓他們能講出自己想法,大家能有互動和火花。」 — Tamtam / 公共政策及 […]
八月 23, 2022
八月 23, 2022
//【073期 FEATURE】 今年如有機會在清晨或晚上駐足街頭,可能會發現在佐敦、鰂魚涌和筲箕灣一些老店的鐵閘上,畫了一幅幅色彩奪目的壁畫。這些鐵閘畫風格和題材皆迥異,有的繪製了店主 […]
八月 23, 2022
//【073期 FEATURE】 「既然電影給予我這麼多,我又可以如何回饋電影呢?不如感染更多同路人喜愛電影—感覺真的有點像傳福音,我希望為電影增加更多追隨者。」 — 電影專頁Movie […]
八月 23, 2022
//【073期 FEATURE】 「透過文字,我可以描寫很細微的東西。 以最真實的文字寫最真摯的感情。」 — 「校園作家大招募計劃2021-2022」小說組冠軍、《致我在幻想世界中的姐姐》作者許焯然( […]
六月 14, 2022
//【072期 FEATURE】 「離別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珍惜現在與身邊人的關係。同時也帶來反思,現時是你想過的生活嗎?有按自己的意願執行、實踐理想嗎?到死亡時,你能做一個對得起自己, […]
六月 14, 2022
//【072期 FEATURE】 「我們總是深信,你要有能力去愛自己,才有能力去愛其他人。」 ——香港青年協會學校社工阿絢 「如果可以好好說再見,即使不能再一起走下去,仍可 […]
六月 14, 2022
六月 14, 2022
//【072期 FEATURE】 「身體就是靈魂的家,你可以把人生路途上的不同的經歷收納在內,而並非在於你擁有一個幾百呎,甚至幾千呎,放了多少東西的家;這些經歷可以永遠跟隨著你。」 ——唱作歌手岑寧兒 […]
四月 22, 2022
//【071期 FEATURE】 「我是一個香港人,也想為香港人帶來片刻快樂。 只要有一個人喜歡,我們分享畫作便值得了, 這也就是我們的動力。」 — 「HK插畫及設計」成員 […]
四月 22, 2022
//【071期 FEATURE】 「壓力下最需要的就是空間,學生有得放小息,老師都一樣。小息不止代表10分鐘時間,在不同配套支援下,自己可以選擇如何讓身心『唞一唞』。」 […]
四月 22, 2022
//【071期 FEATURE】 「在病人無助時介入, 不是以高高在上的身分告訴他要怎樣做, 而是陪伴他們一起走過這一關、與他們同行。」 — 中醫、香港青年協會「香港青年服 […]
四月 22, 2022
二月 18, 2022
//【070期 FEATURE】 「小時候人們住在公屋,都是打開門讓家人和鄰居通屋走,但現代人卻會對人『落閘』,對動物的心態也是如此;希望人類可以帶一份同理心,尊重不同的生 […]
二月 18, 2022
二月 18, 2022
//【070期 FEATURE】 「鄰舍的定義其實不限於自己居住的地方,一個你常常出入、經過的地方,那裡的人都可以成為你的鄰舍。」 — 針織塗鴉藝術家、「La Belle Époque」 […]
二月 18, 2022
//【070期 FEATURE】 「年輕人生活豐富, 但有時都想分享自己擁有的給別人, 讓他們一同感受到快樂和幸福。」 — 洪水橋青年空間「鄰舍隊」義工 Coey 「服務長 […]
十二月 17, 2021
//【069期 FEATURE】 「每個地區都有需要幫助的人,或許只是與住所一街之隔。 你幫我、我幫你,這種互助是好生活的必備元素。」 —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宿舍PH2租戶 […]
十二月 17, 2021
//【069期 FEATURE】 「搬出來帶給我一份勇氣、一個新的視角去接受挑戰— 我們毋須擔心或害怕嘗試新事物, 只要你踏出第一步, 自然有方法解決。」 — 咖啡師、「B […]
十二月 17, 2021
十二月 17, 2021
十月 20, 2021
十月 20, 2021
//【068期 FEATURE】 「每道痕跡都有故事,趁老店、老闆還在,不妨把握機會,親身感受這些傳統工藝, 用心去看,感受當中的溫度。這些交流與互動,可以成為生活中的小確 […]
十月 20, 2021
十月 20, 2021
//【068期 FEATURE】 「多看一點這個世界,可能是旅行,可能是看書, 只要認識多了, 回望自己的成長地時, 就會有不一樣的反思,或者會明白更多珍貴的地方。」 […]
八月 23, 2021
//【067期 FEATURE】 「接納自己,踏出一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強弱項,只是殘疾人士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弱項而已。 我們一同empower自己,殘疾人士也可以有追求事業 […]
八月 23, 2021
八月 23, 2021
八月 23, 2021
六月 23, 2021
六月 23, 2021
六月 23, 2021
六月 23, 2021
四月 16, 2021
//【065期 FEATURE】 「城市需要色彩,令人感覺有驚喜、有活力; 我希望這裡不只有單一用途,而是做到長幼共融、 吸引更多人來運動的一個空間。」 ─ 「明德主 […]
四月 16, 2021
//【065期 FEATURE】 「香港人生活本來就很匆忙,來到輕騎行,大家沒有壓力, 即管放空,更加不用『掙扎』,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漫遊城鄉。」 ─ 「輕騎行」復 […]
四月 16, 2021
四月 16, 2021
四月 15, 2021
二月 11, 2021
//【064期 FEATURE】 「用同理心看加害者,或了解到不同景象; 身為旁觀者,可如何幫助被害者?至於被害者,至少有人理解、有人明白、有人陪伴。」 ─ 藍夢 […]
二月 11, 2021
//【064期 FEATURE】 「社區並不只有人類在生活,還有這一群毛小孩,流浪動物也是社區的一員。 生命應該是平等的,不要覺得傷害一隻小動物不如傷害一個人般大罪,以同理 […]
二月 11, 2021
二月 11, 2021
一月 8, 2021
一月 8, 2021
一月 8, 2021
一月 8, 2021
一月 8, 2021
//【063期 FEATURE】 「從家裡倒滿的水,跟膠樽水其實本質上都一樣,既然都是水,何不減少浪費一個膠樽,出外時自己帶水呢?」 ─ 「HayaKuはやく環保見習生」 創辦人 […]
十一月 5, 2020
//【062期 FEATURE】 「藝術創作不只為一件作品, 是人與人溝通、聯繫的過程,也幫助每個空間說它的故事。」 ─ 何紫君(Cecilia) 藝術社企創辦人 […]
十一月 5, 2020
//【062期 FEATURE】 「一開始我對『鄰舍隊』沒有概念,純粹想用自己的小小力量,幫得就幫、探探長者, 但後來發現原來背後有個這麼大的團隊,並非只有我一人,而是有很 […]
十一月 5, 2020
//【062期 FEATURE】 「執垃圾執得多,我們變了有興趣地執垃圾,好奇心也愈來愈大。 大家會想知小島發生了甚麼事,主動了解更多、一起尋找問題源頭。」 ─ 陳 […]
十一月 5, 2020
//【062期 FEATURE】 「我相信每個人的內在也有很多不同面向,正如我有充滿活力的一面,也有倦於社交、需要獨處的一面。這兩個面向並不矛盾,而是互相存在。」 ─ […]
九月 8, 2020
//【061期 FEATURE】 「你對眼前的工作可以不積極, 但你終究還須積極面對自己的人生。」 ─ 張家希 WHIZOO Media 項目經理及網絡主播 「如果 […]
九月 8, 2020
//【061期 FEATURE】 「無工開、無收入,好似好大鑊,但未至於生存不到。 到這一刻,我依然會繼續想方法去應變,也會繼續想辦法令事情變得更好。」 ─ 陳穎妮 […]
九月 8, 2020
//【061期 FEATURE】 「儘管眼前一陣迷霧, 先踏出第一步去嘗試吧。」 ─ 陳葆琳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就業網絡「Project Magic」參加者城大畢業 […]
九月 8, 2020
九月 8, 2020
七月 20, 2020
七月 20, 2020
七月 20, 2020
//【060期 FEATURE】 「我會以『神奇』來形容心怡學跳舞後的轉變。她以前是好好小姐,常常遷就別人委屈自己; 透過參加跳舞班,在導師及學員的鼓勵下,她開始放膽表達自己,建立人生目 […]
七月 20, 2020
七月 20, 2020
七月 20, 2020
//【060期 FEATURE】 「青年工作並非單靠帶小組、做debriefing; 發掘青年的專長,為他們提供渠道與方法蛻變,才是最重要的。」 ─ 阿全 洪水橋 […]
七月 20, 2020
//【060期 FEATURE】 「從青年中心走到青年空間,我們始終相信,青年擁有無限潛能。 在不斷向前的日子裡,讓我們繼續以青年為本的服務理念,為青年提供空間,讓他們發揮 […]
五月 14, 2020
//【059期 FEATURE】 「可能有些事情你不想對人說,想對一個樹洞說,這個網上問功課平台, 就是一個有回應的樹洞,讓你在網上自在地發問與交流。」 ─ Mondy 「好義 […]
五月 14, 2020
//【059期 FEATURE】 「如果對一樣事物沒有興趣,就不會開始; 一旦開始了,就不會放棄。 即使困難重重,還是會一直嘗試,直到成功。 自學精神就是要相信自己真心喜歡的事,不要跟著 […]
五月 14, 2020
//【059期 FEATURE】 「常說自己廢,都是因為懶。如果你肯去做的話,你就一定不會廢。 從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入手,所有事只要付出心機,肯去學、肯去做的話,一定會有成果。」 ─ […]
五月 14, 2020
//【059期 FEATURE】 「三大要項:一,為自己定立目標,而且設定時限;二,喜歡的事要全心全力去做;三,偶爾感到疲累, 休息並不是一件壞事,是訓練裡必須的。」 ─ 樊銘恩 […]
五月 14, 2020
//【059期 FEATURE】 「不用怕,試多點、碰多點,就會遇到不同感興趣的事物。 有興趣自然會去做,亦要相信自己有能力運用這技能維生。」 ─ 周栢曦 「CPH午餐飯盒 […]
三月 25, 2020
三月 25, 2020
三月 25, 2020
//【058期 FEATURE】 「文字的力量,在於能讓每個殘缺散落的靈魂得到完整。」 ─ Cammi 文字皮革徽章品牌「一句製作」創辦人 成長充滿高低起跌。失意之時遇上文字,不必很長,或 […]
三月 25, 2020
//【058期 FEATURE】 「只要你真誠分享,真的可以感染人,別人會記住你。希望自己的文字具有溫度,並非只得冷冰冰的資訊。」 ─ 鄭翎軒(阿翔) 知名旅遊指南《Lonel […]
三月 25, 2020
//【058期 FEATURE】 「這個城市的人,需要多一點想像力。 我相信未來並不限於眼前所擁有的條件,而是建基於我們敢去想像甚麼, 所以我認為想像力很重要,只有勇敢去想像,才可創建未 […]
二月 17, 2020
//【057期 FEATURE】 「若自己一個人躲在房間,並不能幫助成長。 青年宿舍讓大家互動、溝通, 認識社會裡不同的人,了解不同想法, 才能體會社會氣氛和運作模式 」 ─ Rick &am […]
二月 17, 2020
//【057期 FEATURE】 「在這裡居住讓我感到很平靜、很平安。 有了自己的個人空間,隔離了一些傷痛,心情隨和了。 希望自己能變得柔軟一點,好讓再次相遇時,能夠好好相處。」 ─ […]
二月 17, 2020
//【057期 FEATURE】 「如果家裡沒東西讓你想念,那其實跟住酒店沒分別。 但即使一家酒店多漂亮、多舒適,你也不會掛住那間酒店。 你之所以會想家,一定是有東西讓你牽掛, 我最想念的,就是我隻貓 […]
二月 17,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