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期 放綠 · 空間】

 

用過的玻璃水樽、酒樽、玻璃杯,平日你是直接棄置於垃圾桶、清洗再用,還是搜尋附近的回收站回收呢?近年政府積極推動玻璃回收,惟社區配套仍未跟上步伐。根據環保署統計,香港於2020年的玻璃容器回收率只維持在20%。非牟利環保組織南地球近五年積極在南區推廣玻璃回收,希望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讓玻璃轉廢為材。

 

 

南區玻璃回收項目

南地球承接於2012年推出的《玻璃再生璀璨》計劃,獲南區區議會的支持和合作而起源於南區。負責人 April 表示,南地球定期開設回收街站、舉辦學校和社區宣傳,以及玻璃工藝工作坊,旨在進一步推廣玻璃回收,以及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組織初時缺乏資源租用倉庫,April 只能將環保物品存放自己的居所,「最後家裡堆滿了活動相關物資,連我的兒子也搬出去住了。」幸好,南地球後來獲利東邨業主立案法團的支持,無條件提供地方暫存物資。

南地球的玻璃回收行動得到不少南區街坊的支持,透過《玻璃再生璀璨》計劃,回收點曾覆蓋黃竹坑、鴨脷洲、赤柱、石澳和大浪灣等地。計劃結束後,現存的社區玻璃回收點剩下香港仔街市、鴨脷洲大街和利東商場。April 強調回收站對於玻璃回收十分重要,「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回收站,因為街頭方便市民,若沒有它們,玻璃就容易從市民家掉到堆填區或零散地回收。」

 

 

 

一人撐起環保組織

相比其他可回收物,玻璃樽相對笨重,人力搬運以至運輸支出造成財政壓力。April 提及組織收得愈多玻璃,要籌集的資源便更多,因為回收玻璃送到玻璃磚廠沒有回報,組織卻要付出運輸費用。南地球現時只有 April 全天候承擔整個組織的工作,需要「貼錢」支付部分費用以支撐組織的運作。作為組織負責人,她也需要處理各方聯繫和應對各種問題,例如回收玻璃期間,因為玻璃樽碰撞製造出較大的聲響而被投訴。南地球沒有特定的辦公時間,無論星期一至日,都會回覆街坊的查詢,回應社區的回收需要。

南地球作為本土的小型回收組織,雖然主要推廣玻璃回收,但同時希望涉獵不同範疇與環保有關的工作,包括回收紙包飲品、玩具流轉再贈、小型家電維修、綠色煮食等,「我們相比其他環保組織,工作彈性大,初衷如一:向公眾推廣環保生活。」南地球的工作吸引到來自不同地區,例如屯門和離島的有心人來南區做義工;但即使只有 April 一個人,她仍要信守承諾,堅守按時開街站,以支援街坊惜物回收。

 

 

投入綠色生活

談及玻璃回收的成效,April 說:「對比其他環保活動的大眾參與程度,玻璃回收的狀況還算不錯。」就以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期間,南地球在南區三個公眾玻璃回收站,共收到11.83公噸廢玻璃瓶,得以轉廢為材。不過,April 認為社會各界在回收工作的持續性上仍有進步空間,例如南地球不時與中小學合作提倡玻璃回收,但在學校的角度,需要每年提供多樣化的環保主題,若然只專注玻璃回收,或許會降低學生的參與意欲,令 April 不禁感嘆:「要維持一項環保主題的新鮮感也是一門學問。」南地球的玻璃回收工作在南區得到街坊的信任,April 憶述某次一位婆婆如常以回收玻璃換取「代換券」,April 正好忘記攜帶代換券,只能記帳,婆婆對此並無怨言或懷疑。April 非常熱衷於玻璃回收,她開玩笑形容自己有點「瘋狂」,即使目前「貼錢」仍堅持守住回收站,倡議「玻璃有價,『回瓶』有『回瓶費』」。April 希望拓展不同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環保活動,例如「食得綠,食得好」,推廣全面的綠色生活。

 

南地球
網站:www.greenglass.org.hk
IG:greeners_south
FB:南地球 Greeners South

 

 / 108% Production Team | Arpor.Dickson.S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