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導演 打出香港故事

//【075期 喜動 · 空間】

 

草地曲棍球在香港歷史悠久,雖說並不如其他球類運動普及,但不少大學及愈來愈多中小學開設曲棍球學會。曾拍攝大熱港產片《點對點》、《緣路山旮旯》的本地導演黃浩然,曾為曲棍球港隊成員,於2005年代表香港出戰第十屆全運會。

 

 

縮小版足球

曲棍球(hockey)的名稱起源於法語,意指牧羊人的棍杖。草地曲棍球是11人制,每名球員手執一根曲棍,包括守門員在內,用其平面擊球,以射入對方球門多者為勝。曲棍球與足球玩法相似,兩者皆是11人隊制、戰術陣型相似、以射入龍門得分等,但曲棍球場地只有足球場約七成大,故又獲稱為「縮小版的足球」。

與其他傳統球類運動相比,曲棍球節奏更快。曲棍球體積小,球速快,快速的比賽節奏對運動員的體力有更高要求。雖然曲棍球場地較小,但場上選手依然維持22名,不論節奏、運動強度、球員互相接觸機會都更高更強,但有趣的是曲棍球禁止身體衝撞。

 

 

細數曲棍球三十年

黃浩然初次接觸曲棍球,是就讀演藝學院時參加大專曲棍球訓練班。至今30年過去,他對於曲棍球仍是樂此不疲,「成功感絕對是重要的一環,當年打曲棍球學習速度快,比賽表現良好,自然更有動力努力下去。」黃浩然當年在將踏入「三字頭」的年紀加入港隊並跟隨訓練,雖然身為守門員的體力消耗比其他球員少,但身體機能無可避免比年輕人差。儘管如此,黃浩然仍然在2005年代表香港參加第十屆全運會,成績首次進入八強以內。

香港以業餘球隊的身分面對其他全職球隊,固然在訓練程度、教練水平等較人遜色,但黃浩然認為:「當然香港曲棍球隊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輸波,但別人的實力無法控制,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水平,即使比賽失利,你需要看見自己的進步就可以。」對手實力強勁,多年賽事不順,讓黃浩然意識到心態還是最重要,提升自己的技術、速度、體力,即奧運精神「更高、更快、更強」才是比賽應有的本質,競爭只是一環,「我對曲棍球體會最深的就是不與人比較,而是與自己比較。」

 

 

限制中尋突破

黃浩然認為,香港曲棍球隊落後,原因大致上與訓練程度有關,因為近年來參與曲棍球的運動員數量減少,大部分的隊員也是以業餘形式參與,「業餘球員一星期只訓練兩次,職業球員一天已訓練兩三次,若以年計分別自然巨大。」然而香港曲棍球發展並不是沒有希望,黃浩然分析,近年來香港女子曲棍球隊的發展迅速,除了教練水平有提升,球隊每星期亦能維持四至五次訓練,「她們的優秀表現亦取得參與亞運的資格,證明香港還有不少出色的曲棍球運動員。」

 

革新與盼望

對黃浩然而言,香港的曲棍球運動還有不少發展潛力,只需要適當的資源分配和協調,「香港曲棍球隊要打入奧運不是沒有可能的,參考外國,訓練一支具質素的代表隊需要用上十年時間,因此香港發展曲棍球運動,需要曲棍球總會定下長遠的發展目標。」目前香港有清晰的聯賽制度,讓運動員能夠得到更多比賽經驗和晉升機會,亦可藉比賽爭取加入港隊。黃浩然希望未來有新的改革配合,期待香港曲棍球運動能有新的突破和發展。

 

 

/ 108% Production Team | Arpor.Dickson.Sammi.S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