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期 好文青 · 空間】

或許我們都聽過昔日的香港故事。舊香港雖然還未成為繁華之都,但鄰里以至社區之間,都充滿守望相助的精神。可是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人與人之間卻只餘下冷漠和疏離。「樓下閂水喉」變成了電視、電影才會出現的橋段。正如在街頭巷尾間的招牌,珍貴的東西,總是不知不覺間默默消失。 走訪中環,抬頭可見燈柱掛著通花招牌:「華僑日報」、「振隆白米生油」、「百子里」,像回到中環的芳華年代。日光或燈光照射,通花招牌的影子映在地上和建築物,光影交錯,融入舊城。這一系列的通花招牌,都是由本地建築師Ken和Kelvin設計的「舊街投影燈」,為「舊城中環燈柱設計比賽」的得獎作品。通花招牌以裝置藝術的形式暫活於中環街道,重現舊香江風貌。

    

 

「冇左啲招牌,真係唔認得條街」

比賽引起了Ken和Kelvin對舊式招牌保育的關注,他們留意到招牌背後的香港故事,於是成立了招牌保育團體─「街招」。二人欣賞舊式招牌的美學設計,後來更漸漸發現舊式招牌所盛載的,還有歷史、文化、故事、人情。招牌可見從前的民生,他們回憶一家百年米舖的故事:米舖結業,遺留其水磨石招牌,招牌本已嵌入牆身。「從前做生意大多做上數十載,才會用這耐用的招牌代表店舖,不像現時只掛幅橫額,易拆易換。」 招牌反映一個時代背景,亦是前人拼搏的故事標記。招牌不只是個商業標誌,也是個社區地標,每間店舖都為街道加了一點特色,逐漸融匯成整條街道的獨特構圖,成為大眾的集體回憶。「居民能靠著店舖招牌立刻認出街道,一旦清拆,街道便面目全非。」

 

「招牌唔只係建築物,而係香港文化嘅一部分」 

宣揚招牌保育並非易事。新修訂的建築物條例中,將絕大部分的舊式招牌都列為僭建物。Ken和Kelvin表示,從政府發出清拆招牌的通知至限期,只有短短一個月。即使業主希望保留舊式招牌,把它重製成合符規格的新招牌,但工程費用十多萬,往往使他們卻步。為免被徵收昂貴罰款和節省成本,業主只好選擇清拆舊招牌。 政府把招牌拆遷於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展出;招牌搬離了城市,卻未能營造城市的氛圍,失去原有溫度。「保育招牌的關鍵是於城市裡保留。假若在原有地方保留招牌,可維持街道獨特性,達到維繫社區的作用。」

 

「招牌 = 危險」?

所謂招牌保育,並非要求保存所有的招牌,而是不認同「招牌=危險」的「一刀切」處理手法。構成危險的招牌當然需拆除,可是「無辜」的招牌,卻為我們的街景、城市添上氣氛,成為香港獨特的城市面貌。 透過發掘招牌裡的故事,我們能夠體會到一個時代的歷史與文化。要為香港社區保留一點獨特的人情味,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多細味、了解,和珍惜這些舊招牌所代表的價值。

 

 

/ 104% production team:  鍾仔.Alex.Nora.Wing.Agnes
/ Photo:Kevin.Mak@streetsig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