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保安堅叔重塑富德樓的藝術情懷

//【089期 藝文 · 空間】

 

「你係去邊層㗎?今日一、四、九、十、十二、十四樓有開,隨便參觀!」曾到訪的人耳邊有沒有響起這句熟悉的對話?甫踏入富德樓,一把洪亮的聲音令人為之一振。他是堅叔,富德樓的「看更」。

 

 

平行線的起點

坐落灣仔軒尼詩道的富德樓以孕育多個藝文組織聞名。然而,藝術此等慢活情調需要細味,與眾多生活節奏急促的香港人仿似兩條平行線從不交錯。堅叔也不例外。他對富德樓的認識始於報紙招聘,上班首天才首次踏足富德樓。對於富德樓,他亦坦言開初對其認識不深。居於葵青區的他,每天朝七晚七,按其職責早晚巡樓,其餘時間安坐於地下大堂。

不諳藝術的他,本以為就此完成每日的職責便歸家。大概他也從未想過,兩條錯開的平行線會漸漸地開始交錯。

 

 

相互相成的連結 平行線顫動

「四樓 (Umami Culture Lab) 係整麵包嘅,近半年先搬入嚟,佢哋上個星期先請過我食蛋糕同曲奇餅,入面仲有香蕉同果仁,幾好食㗎。」「十二樓『臨時庫存』,會主動教我用手機,所以我去得最多,不過主要都喺佢哋一兩點返嚟嗰陣問。」堅叔對每層詳細的介紹,是租戶一點一滴與其纍積的點滴。不少租戶也會主動與堅叔聊天,漸漸地讓他瞭解更多富德樓的理念及不同租客的性格。藝文租戶之間消息流通,有賴堅叔的溝通。他說:「富德樓係個少有難得嘅地方,畀班年輕人舉辦展覽。」

 

 

「行多一步」 平行線交會

因此,與其抱著每日無所事事的心態,堅叔開始每天多做一步。儘管長途跋涉,堅叔仍於每天天未亮時就出門,提早於六時十五分抵達,並開始巡樓。於兩年前入職的短短一個月內,就能記熟各戶,慢慢地能耐心且精準地向訪客介紹當天所有開放的樓層及活動,將他們介紹至更多待人發掘的藝文空間。

訪客說:「原本打算去(十四樓)書店,但原來富德樓仲有其他展覽,且各具特色。」富德樓的訪客多元,除了年輕的本地人和內地人,亦不乏長者和外籍人士。儘管眾人語言和背景不同,但堅叔始終如一的善意與指引,導向各藝術工作者獨具匠心的藝文展示,讓富德樓為訪客帶來源源不絕的驚喜。他笑言,在一次當值期間,有位內地旅客跟他說:「阿伯,你上埋『小紅書』喎。」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原來自己微小的舉動早已成為富德樓為人熟悉的標誌之一。

 

 

 

平行線的延續

「我鍾意呢個地方。」儘管每天來回路途遙遠,但富德樓獨特的魅力、藝文工作者忠於自我的堅持、各方慕名而來的訪客離開時的笑容,也使堅叔決定留守在此。或許,在不知不覺間,兩條平行線漸漸交錯邁向對方。香港藝文百花齊放之時,仍有不少幼苗含苞待放;大家的支持和回饋,一一化作幼苗茁壯成長的養分,讓它們植根於這片土地。

 

 

Let’s Go!堅叔巡樓路線

不如讓堅叔帶我們探索富德樓這個獨特的藝術空間吧!

14/F ── 艺鵠書店 @artandcultureoutreach
堅叔:「十四樓書店,好多人會由呢層開始行,一層一層咁洗樓行落去。」
富德樓多年藝術創作的起源,提供空間讓創作者發揮自我,其選書與裝潢譜成了不少城市人的休憩之處。書店同時亦不定期舉辦工作坊及分享會,讓更多元的藝術擦出新火花。#富德樓藝術創作的起點 #ACO #城市綠州

 

12/F ── 一坪半 @onebookhalf_genderspace
一坪半是全港首個提供性別知識及理論課程的平台,每月舉辦三次活動,為多元性別群體提供交流機會,同時冀令社會更了解多元性別與社群的議題。
#性別議題 #交流空間 #避風港

 

10/F ── 1999 Art Space @1999_artspace
堅叔:「呢度會定期搞唔同嘅藝術展覽,多啲嚟睇啊!」
1999 Art Space由一位年輕藝術家所創立,其創作融合多方面元素,個人特色鮮明。此藝術空間亦不定時邀請其他創作者舉辦展覽,因此訪客能在此感受多元藝術風格。

 

4/F ── Umami Culture Lab @umamiculturelabhk
堅叔:「佢哋之前請過我食佢哋整嘅香蕉蛋糕㗎,好食!」
Umami Culture Lab是結合麵包與清酒的藝術空間。兩位主理人出身於影像製作,透過結合個人興趣及專業,打造一個愜意的藝術空間,讓創作者舉辦工作坊及展覽。
#飲食與文化交融的藝術空間  #清酒與麵包 #發酵 #選物店

 

1/F ── 字字研究所 @wordbyword_bookstore
書店以U型動線設計,書店創辦人盼望入口方向的茶道書籍,能使讀者心境先平靜下來。右轉為社會文化區,再轉右是戰爭主題區。空間由簡入繁,就如飲食層次由淡雅茶香到厚重議題,踏訪如嚐滋味。
#飲食主題書店 #隱藏路線 #小巧思
*註:字字研究所將於九月遷出富德樓

 

富德樓
灣仔軒尼詩道365-367

 

/ 111% Production Team | Agnes.Eva.Matthew.Zi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