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期 FEATURE】
隨著科技進步,虛擬與真實往往能夠交錯,演繹出叫人耳目一新的創作。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Media 21媒體空間 (M21)與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藝術科技高級文憑課程師生最近藉青協「數碼青年展」攜手合作,探索延展實境的可能,利用虛擬製作拍攝技術擴展現實場景,將物理空間無縫延展到學生創作的虛擬場景中,並藉著計劃讓有志於此的年輕人,更好地理解、體驗和應用虛擬世界於學習與教學中。
你能分清XR、VR和AR嗎?
虛擬製作技術眾多,大家最熟悉的VR(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需佩戴裝置,觀眾會完全沉浸在虛構的 3D 世界中,與現實環境隔絕;A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則是在現實畫面中疊加虛擬元素,例如手機鏡頭中出現的動畫角色及即時導航等;至於XR(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則是統稱,它涵蓋 VR、AR 等技術,強調虛實融合與沉浸式體驗,甚至可即時轉換不同場景,增強代入感。
虛擬製作與「綠幕」拍攝有甚麼分別?
XR技術通常用於在虛擬製作中將LED屏幕以外的虛擬環境連接到現實,即時呈現數碼背景,配合鏡頭追蹤,令虛擬場景隨鏡頭移動而變化,演員可在現場即時看到最終畫面。至於傳統的「綠幕」需在單色背景前拍攝,後期再加上背景,演員無法即時看到完整畫面。換言之,XR強調即時性與沉浸體驗,綠幕則依賴後期處理與想像演出,各有適用場景。
原來XR可以這樣玩?
在演唱會或直播中,有時你會看到虛擬角色與真人歌手同台演出,甚至能隨現場互動即時改變場景,這些正是XR技術的應用—讓虛擬與真實同步出現在觀眾眼前。
實現「無限拍攝」 增強視覺滿足
虛擬製作的應用層面相當廣泛,近年常見用於不同類型的娛樂與廣告製作。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藝術科技高級文憑的「虛擬製作」課程導師久保田認為,這項技術變相可讓創作者在廠房裡「無限拍攝」,例如想拍沙漠景色時,不須受制於環境及資金,只要把沙漠的虛擬影像投映在LED屏幕,配合電影道具,並使用XR延伸虛擬環境,整個場景即時會變得觸手可及,「當你看到自己進入了畫面中,馬上就能感受到那份震撼。」他說。
M21的數碼設計師—古板,則認為虛擬製作中的XR技術最能夠擴闊的,是觀眾對視覺層面的滿足感。「如果要說最直接的互動,一定是虛擬主播YouTuber,這方面可能是未來影視牽涉或會推進的部分。即使跳出了影視層面,藝術與其他互動裝置都可以應用,相信在種種渠道下,XR技術的應用方式可不斷引申。」
從主題樂園到報案室 發揮想像跳入場景
在藝術科技高級文憑虛擬製作分流的課程裡,12位同學都會運用所學,各自創作延展實境的虛擬場景,他們其中一份功課的主題是超級市場,另一份則以香港較難拍攝或租借的場景為題。久保田解答:「為何我們要將一些真實存在的地方變成虛擬場景?主要原因是方便拍攝。例如深水埗鴨寮街平日非常多人,拍攝起來相當困難,但將它變成3D,再透過虛擬製作的技術,投影在LED屏幕上使用,便能將不可能的東西變得可能。這樣的話,即使身在廠房,配合一些真實的道具,我們也能拍攝很多平日較難前往的地方,例如主題樂園、車站月台、車廂及報案室等。」
雖然設有固定的主題,但久保田說學生仍有不少發揮空間。「我會跟學生說,你想置身於一個怎樣的車站?是乾淨的抑或骯髒的?是在甚麼季節與時分?這些都可由他們自行決定。在主題樂園中,你可選擇呈現過山車、摩天輪或碰碰車,任何他們喜歡的位置,都可以加進創作裡。」
虛擬世界是一個可以實現幻想的地方,能讓我進入現實中沒有的世界,意義非凡。
── 藝術科技高級文憑課程學生 林穎兒
虛擬實現幻想 比傳統學科挑戰大
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藝術觸覺及製作能力,將科技應用於創作及體驗中,其中4位學生分享了他們創作「超級市場」的心得。如黃啟彰談及他親身到超市取景,參照海產區的擺設與產品,再動手創作;選擇以凍肉櫃為場景的張晨稀,則形容過程最深刻的部分是質感方面的掌控:「為了讓效果更好,我要在金屬上加些刮痕,肉類也要加點脂肪,才可讓它們的質感變得更加真實。」
林穎兒創作的麵包攤檔場景,融合了她的許多想像,將蘊藏心底的種種幻想投射出來。「麵包櫃前方有個發光的公仔檯燈,我將它想像成麵包宣傳大使的角色,然後圍繞著這個背景展開創作。對我來說,虛擬世界是一個可以實現幻想的地方,能讓我進入現實中沒有的世界,意義非凡。」
至於黃曉瑜則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食物發揮,她說:「我的作品是關於急凍食品,魚子醬是我較有興趣的食物,或許它並非最顯眼的,但透過作品呈現出來,我希望會有更多人認識和了解。」
久保田認為,學生最困難的部分是技術層面。「藝術科技這回事,其實很著重技術成分,而造出來的作品又要具備藝術感,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在拍攝時要考慮物件尺寸與真實比例是否一致,當它投射在LED屏幕上時,是否會變大或縮小。這些方面很難磨合,需要不停嘗試,才能產出成果。」
【走進中小學校園 啟發未來創作者】
談到與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藝術科技高級文憑課程的合作計劃,古板表示,多個由學生製作的虛擬場景將應用到M21數碼媒體體驗中展示。
M21數碼媒體學院舉辦的Media Tour,讓中小學生體驗這項技術,為有志於此的同學提供方向。「我們在中小學舉辦的Media Tour,其中一部份會讓學生在XR Studio裡拍攝劇場或進行後期製作,屆時也會利用軟件製作道具。透過體驗,學生可以了解XR的技術與質素,如果他們有興趣,接下來就會知道應該朝著哪個方向發展,以及報讀哪些學科更適合自己。」
虛擬製作不只是專業影視工作者的工具,當它走進課堂、融入教學,便成為年輕一代探索世界與表達自我的媒介,並為香港的數碼創意產業注入活力。
M21數碼媒體 暑期活動 2025
為青少年準備多項數碼媒體暑期活動,攜手推動數碼轉型,培育更多未來青年人才。
請即登入「青協•會員易」網站報名!
電話 Tel :3979 0000
傳真 Fax:3979 0099
電郵 Email:enquiry@m21.hk
/ Text | Clong
/ Photo | Leo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