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call者打call

//【086期 FEATURE】

 

 

「一開始打藝,很多人是出於應援心態,希望打給他推的人看。
但到你要成為一個表演團隊,你要喜歡的是打藝這件事,你要接受甚麼歌都要打。」

 ──「翼-Elytra」打師  Sachi

 

御宅藝又名打藝,原指粉絲配合偶像演出的舞蹈或打氣動作,隨著時間推演,逐漸變成一種以螢光棒為特色的獨立表演。由替他人應援的技藝,到現在成了一門專業的表演,御宅藝如何完成它的蛻變?且聽本地御宅藝團隊「翼-Elytra」現身說法。

 

 

御宅藝考

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演唱會,已經出現雛型的「打call(可以粗略理解為以喊聲對表演者作出應援)」文化。後來伴隨地下偶像的興起,這種文化迅速擴展,粉絲們為表達熱情,獲取偶像的注視,會配合歌曲作出激烈的肢體動作,形成所謂的打藝。打藝的規模愈來愈大,甚至有開陣打藝的誇張作法,叫人嘖嘖稱奇。

可是亦因規模太盛,動作太大,惹來其他觀眾不滿。2017年8月神戶的一場演唱會之中,主辦方收到控訴,指現場的打藝浪勢太大,使人無法集中欣賞偶像的歌藝。時至今日,為免影響其他人,演唱會已經鮮有大型打藝。取而代之的是打師,即表演打藝的人,將這些應援動作化為系統的舞蹈,拍片於網絡分享,取得不少迴響。漸漸地,一項嶄新而獨立的御宅藝表演便正式誕生了。

香港又是何時引入御宅藝呢?據「翼-Elytra」的團員憶述,約莫在2011年台北「戰鬥哥」以打藝揚名網絡的同期,香港已有「打師」,只是持續一兩年之後便沉寂下來。至2015年日本推出偶像育成計劃《Love Live!》,打藝的火種又重新在本港點燃起來,「翼-Elytra」的成員亦於之後幾年陸續接觸這門表演,他們不斷精進技藝,在今年的台灣駁二光流祭御宅藝螢光棒舞蹈比賽中奪得最佳團隊獎,算得上本港御宅藝的一個里程碑。

 

 

由喜歡偶像 到喜歡打藝

由偶像應援到獨立的表演,御宅藝當然也有不少演化。舉例而言,原先的御宅藝設計於演唱會台下進行,考慮場地有限,不能造成太多滋擾,自然不會有甚麼走動。但離開演唱會之後就不一樣了,打師可以加入更多的走位與跳動。另一個顯著的例子是舊時的御宅藝圍繞偶像團隊歌曲編排,很大程度只適用於每分鐘超過150拍的四拍作品。但脫離偶像圈以後,御宅藝有沒有其他可能呢?打師們作了不少探索,而《春日影》就是「翼-Elytra」一次很自豪的嘗試,「因為這首歌不但慢,而且是三拍子,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那樣,這是日本那邊也沒有試過的。」

在自我定位方面,打師也不得不作出調整。畢竟御宅藝源於偶像圈及宅文化,最順理成章的演出場合,當然是動漫祭及偶像聚會。奈何現實殘酷,在香港,打師根本不可能單靠這些演出糊口。為爭取合理的待遇,同時讓更多人接觸御宅藝,「翼-Elytra」決定參與更多圈外的表演。面對圈外觀眾,曲目中大部分小眾的偶像歌曲會刪減,替代的則是一些熱門的J-POP音樂,「誇張一點的例子可能是《愛情陷阱》、《Para Para Sakura》,就是一些中文流行歌。」他們帶點自嘲地笑言。

問會否在意這些轉變,他們指以前會很介意,但現在會覺得自己是專業團隊,而專業就是得完成不同的任務,不能推三推四。「有個很大的關鍵點:一開始打藝,很多人是出於應援心態,希望打給他推的人看。但到你要成為一個表演團隊,你要喜歡的是打藝這件事,你要接受甚麼歌都要打,要接受需要一些經營,可能現在甚麼火紅,我們就要表演甚麼。」其中一位團員Sachi,為這趟訪問作了很到位的這麼一個總結。

 

 

打藝為甚麼是「打」不是跳?

最直接的原因是起源地日本用「打」,所以各地的打師皆用「打」。如果從動作的角度討論,御宅藝的技義很著重力量,感覺更貼近於猛力擊「打」而不是輕盈的「跳」舞。另一個很實際的考慮是打藝這個詞語已經深入民心,有些打師也著力把自己的表演歸類為新興舞蹈,但留言區依舊盡是「打得真好呢」之類的稱讚。

 

御宅藝有甚麼技?

技師稱他們的定式動作為「技」,前奏的基本技大概有三招,副歌為四招。至於進階的技則可謂無千無萬。知名的技有「天照」、「村正」、「雷蛇」等等,取名很有御宅的風格。

 

 

每逢周三晚上!
賽馬會坪石青年空間皆有「御宅藝聚會」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加入!

翼 – Elytra
FB: 翼 – Elytra
IG: elytra.wotagei

/ Text | Fung
/ Photo | Fung.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