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手工匠 為雀鳥精製獨一無二的蝸居

//【077期 手作 · 空間】

 

伴隨著雀烏清脆的啁啾,走進旺角園圃街雀鳥花園。在茫茫小店中穿梭,紅底白字的「財記」牌匾格外鮮明。細看店內,財叔正專注地給眼前的竹絲雀籠掃上一層又一層漆,將需要修葺的「蝸居」,逐一修補。「財記」天花上一個個精細別緻的鳥居,正是巧手工匠十年如一日,傾注熱情的用心之作。

 

 

入行六十六載 只因「興趣行先」

年屆81歲的財叔,已入行60餘年。由當年跟著舅父初嘗造籠工藝,再向造籠名家卓康拜師學藝,到今日成為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一切源於興趣。他談到當初入行學藝的原因,「其一我喜歡養雀,其二我喜歡做手工,其三則因當時少人入行學造籠,若習得手藝,將來老師傅退休我也可繼續將手藝傳承下去。」財叔坦言「工字不出頭」,造籠只因興趣,能夠以手藝糊口就滿足。

 

為鳥籠內的配件重新上漆,也是維修的其中一個步驟。

 

從竹枝到竹絲 講求慢工出細貨

鳥籠是竹器和木工的結合,從破竹、用刀到上漆,每一個步驟都十分講究。鳥籠的籠罩、罩芯、罩頂、籠底、籠門和籠腳,都是工匠的巧手之作。「通常要先了解雀鳥的習性和需要,才能為其製作適合的鳥籠。」

因鳥籠造工需時,財叔現時已經沒有提供雀籠訂製服務,主要專注為客人維修鳥籠。然而,維修鳥籠亦絕不簡單,相當考驗師傅的功架。跟隨財叔的做法,單單是籠身的竹絲,由到竹欄買竹,經由晾乾、刨青、破竹,並削成竹片,都需要花費不少工夫。最後還要利用鐵製「拉絲板」拉製出合適粗幼的竹絲,才可上漆並開始裝嵌。師傅坦言手造鳥籠的工序繁複,非三言兩語可以解釋,「最重要是有興趣,還要有耐性和恆心,做事專心,才可慢慢由基本功做起。」

 

財記店面滿布雀籠,可見財叔飼養的吱喳鳥和相思鳥。

 

由工具至手法 秉承傳統手藝

眼見沒有新人入行造籠,財叔近年開始招收徒弟,盼將手藝傳承下去。只要有心學,財叔都願意教,「最重要是他們本身對造籠有興趣又願意學,由我來教就不用摸錯門,繞遠路,可以行得近一點。」訪問當天恰巧是財叔兩位徒弟—阿麟和阿亨一星期兩日到店學習的日子。兩位徒弟分享,當初拜師學藝的過程一點也不馬虎,要先耐心從旁觀摩學習,認識各種工具和工序,過了好一段時間後,才正式斟茶拜師,成為入室弟子。

 

財叔與兩位徒弟阿麟和阿亨,分別為鳥籠上漆和更換竹絲。

 

手造鳥籠是 一種修煉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徒弟開始學藝便要製作自己的傍身工具—鋤刀。坊間的鋤刀不適合切割出精細的竹絲,需要改造才合用。徒弟們學藝由造刀、磨刀開始,財叔笑言:「磨刀才是技術,可以說不懂磨刀就不會造籠!」工具齊備後,由入竹絲到上漆,各項工序也要仔細學習、專心練習才能逐漸熟練。徒弟阿麟直言:「手造鳥籠,就是一種修煉,各項工序也是考驗耐性和定力。」

 

財記精工修理漆籠
地址:九龍旺角園圃街雀鳥花園59號

電話:23963329

 

/ 109% Production Team | Charlie.Hailey.阿冷.雪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