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期 社區 · 空間】
「面對死亡的當下,有何感受?」
「大腦當機,心裡如像缺失無以名狀的一部分。」
曾經歷失去摯愛的悲痛,Savina與Koni因而與同屬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的同學創辦推廣生死教育的平台「念念不亡」,透過舉行多項生死反思及心理治療的相關活動,為大眾提供直面死亡,以死觀生的空間。
延續你的愛 是我的思念方式
兩年前,Savina外公突然離世,家人們皆難忍悲痛。怎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Savina嫲嫲亦在數月後與世長辭,對整個家庭產生了巨大影響。面對摯親逝世,Savina選擇優先照顧其他家人的情緒,同時日復一日地以工作和學業麻醉自己,試圖掩蓋莫大的悲痛。然而,每到夜深人靜時,眼淚又忍不住潰堤,此刻她終於意識到自己只是在逃避,便決定正面回應自己的哀傷,這亦使她萌生創立「念念不亡」的念頭。
Koni第一次面對摯友離世時僅是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她在二年級時結識了一位用功善良的女孩,個性活潑好動的她亦因這位朋友而愛上讀書。可是,形影不離的二人,在那年暑假過後便從此天各一方。那位朋友在暑假期間被診斷患有腦癌末期,不足一個月便離世。Koni在老師宣布這個消息時,腦袋一片空白,還未來得及說的 再見如今已成遺憾。
這些逝去的臉孔成了二人創立「念念不亡」的原因之一,回憶起摯親與摯友,Savina指外公生前樂於助人,想把他這份精神傳承下去;Koni深信那位女孩若仍在世,也必定會幫助別人,因此想替女孩完成心願。
讓我成為你的樹窿
平台舉辦多樣活動,有供參與者相互剖白自己與死亡相關經歷的真人圖書館,邀請講者包括自殺者、癌症康復者等,與來自不同宗教背景、年齡層的參與者分享經歷,從不同角度探討生死;亦曾邀請哲學普及團體談論哀傷的哲學,以及殯儀業行內人士主持講座,以過來人及禮儀師身分淺談生死意義。再者,平台也會舉辦藝術治療工作坊,由專業藝術治療師帶領,參加者透過乾花製作、立體拼貼形式,表達和寄託對逝去親友或寵物的掛念,從中找到抒發情緒的出口。
提起最讓Savina和Koni留下深刻印象的參加者經歷,是一名23歲的癌症康復者。數年前,他在醫院治療期間遇到一名外國人需要進行骨髓移植手術,想必情況嚴重,於是當下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便主動慰問該病人,沒想到輕輕一聲鼓勵,竟然令該病人感到莫大安慰。回顧這段經歷時,參加者直言這是他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一刻。對於何謂「生」的意義,「念念不亡」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只希望能為人們築起樹窿,讓參加者可以笑著分享、哭著聆聽,盡情表達對於生死的任何情緒。
當我們談論死亡時 我們在談論甚麼
「希望陪伴大家面對恐懼」死亡是無可避免的,人們卻常避而不談。Savina認為人需要反思生死觀,思考生命意義、死亡為何,以死,觀生。這亦是「念念不亡」推行生死教育的目的,讓人以開放態度談論死亡,從中反思目前在世的自己渴望擁有怎樣的人生,並給予空間直面死亡的恐懼。
Savina和Koni一致認為目前社會對「死亡」的態度的確開放了些,但要普及生死教育仍然困難重重。華人社會對於談論死亡尤其忌諱,這種觀念已根深蒂固,難以變改;而本地教育制度亦從未設立生死教育相關課題,生涯規劃往往只聚焦於升學及就業,不曾引導學生思考生死意義;即使有大眾對於探討生死一事抱開放態度,奈何缺乏資源及接觸途徑,最終未能深入了解,甚至因誤會而引起「烏龍」:「念念不亡」曾在深水埗擺放街站時被誤以為是宗教團體在傳教,受到街坊上前責罵。於是,她們希望大眾勇敢談論、面對哀傷,好好思考關於死亡我們可以談論甚麼。
「我認為『念念不亡』是一份愛,因此我想代替離去的摯愛,把這份愛傳承下去。」
— 創辦人 Savina
不忘,則不亡。即使念念之間盡是苦痛,但別忘了我們仍有著同樣深刻的愛。
念念不亡
IG:griefme_light
網站:https://griefmelight.com/
/ 109% Production Team | Floyd.Karman.Natalie.Stella.樂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