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誌 啟發青年創造自我

//【073期 FEATURE】

 

 

 

近年當我們造訪小店或獨立書店時,或會發現角落擺放了較薄身、小巧的小誌(zine)。它們的重心各異,有以文字與插圖主導,也有純粹用照片作編排,當中沒有成規。Zine予人感覺比較隨性零碎,未必有華麗的印刷特效,但其有趣之處,在於創作視角及表達方式自由而主觀,能充分表現作者的個人觀點和風格,叫人趣味盎然又意猶未盡。平面設計師Forrest從zine中看到表達自我的可能性,因而熱愛這媒介,並渴望啟發更多年輕人創作小誌,為自己自由發聲。

 

 

「最重要是創作時感到滿足,過程中探索到自己的想法—我認為zine是在empower(充權)著這些。」

平面設計師、「Zine Coop」創辦人 Forrest

 

 

充滿可能性的ZINE

「我能定義『書』,它背後有一個目標,盛載著編輯、出版社、作者主導的意志;『雜誌』有不同版面和內容,但都有客觀的定義;但『zine』—我覺得沒客觀定義,你怎樣定義都可以。」Forrest如是說。

無法定義,意味著沒有規範,亦即蘊含著無限可能。從事書籍設計多年的Forrest,熱愛zine這充滿可能性的載體。他的起點是《薄簿仔》,那是本A6尺寸小誌,後來變成一個系列,每期講及不同主題。它袖珍、排版自由、色彩鮮艷奪目,用的是坊間書刊不常看到的孔版印刷(risograph)。在創作過程中,他感受到一般設計工作不能體驗到的,一種來自實驗和表達自我的樂趣。

 

 

後來他於2017年和朋友一同創立了「Zine Coop」,期望讓更多人認識zine,同時也連結起一眾創作者,冀進一步推廣這種「自己印刷,自己出版」的文化。Zine Coop的工作多樣化,當中包括代理本地zine、前往海外參展和舉辦展覽等,「我覺得只要有觀眾,那創作的世界就能繼續發展。」

Forrest發現zine為他打開了一條嶄新的設計路途:「因為做zine,作品不只是出現在作品集,人們亦不只從那份正式的履歷表去了解你,而是能更立體地認識你,收獲的機會亦更多。我認為我的創作路不同了,但是能走在非傳統設計的路途上,其實我很享受。」他認為在香港做設計有時很沉悶,一般設計工作不只要考慮讀者,更要滿足客戶的要求,與做zine的考量大相逕庭:「zine很能盛載和表現作者的個性—因我們考慮的是『做自己』。」

 

做自己面向小眾

當選擇了「做自己」,意味著zine的讀者群必然較一般書刊小。沒出版社的制肘,同時代表沒有後援,很多時要「一腳踢」。從構思、創作內容、編輯、排版設計、印刷、與銷售點溝通……全由創作者一手完成,而出版資金,都需自行負擔;這影響了zine面向讀者的面貌:低成本、印量少、銷售地方有限……這些元素使zine有「面向小眾」的特質。

「我從來都不覺得zine是大眾的,它應該屬於小眾。雖然如此,其實它仍有很多讀者。」譬如有關社區的zine,例子有來自坪洲的《THEISLANDERS島民》、《坪洲街閘》,就能在該區讓居民傳閱,交流資訊;有關性別議題的zine,例如《我不會上街燒胸罩》、《TrailerZine》,讓性小眾從中獲得共鳴和支持。於是小至個人愛好,大至社會議題,人人都能藉zine表達自己:「Zine提供了一種發聲的方法和渠道。」

 

 

因為熱情 所以啟發

近年有更多地方能看到zine,似乎大家對這種媒介愈趨熟悉。然而zine創作者卻未見顯著增加,Forrest認為與創作門檻有關:「先要有內容想表達,再收集素材及壓縮成版面,或要學習排版軟件,例如用孔版印刷又要學習分色,當預算有限亦要格價——這些門檻會令一些人卻步,始終做zine的過程仿如造書,那是複雜的。」

但做zine始終較過去容易入門,坊間或網絡上總能找到支援。例如油麻地的半開放工作室「果邊」,現設有自由定價的孔版印刷服務,讓人能以較低⾨檻,接觸這種zine中常見、具吸引力的印刷方式。而只要在YouTube搜索「zine」,就會出現創作zine的不同技藝——當中,也包括Zine Coop的YouTube頻道。他們拍攝和製作了一系列影片,當中更難得公開創作zine的過程,分享如何運用各種摺線、釘裝、印刷方式,啟發更多人加入製作zine的行列:「我樂見不同的人做zine。我喜歡這媒介,所以想更多人也熱愛這載體。」

因此,近年Forrest也以工作坊的形式,透過分享不同作品和創作經驗,投入於啟發年輕人創作,當中包括了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學生Natalie和Zoe。在她們上的那節工作坊裡,Forrest設定主題為「Colors」,請同學就此創作。有的同學強調相片裡使用的色彩,有的則看出詞彙的多面性,將之創作成一本有關膚色的zine;那節課令Natalie印象深刻:「我感覺到zine是很獨特的,即使是同一主題,每個人的創作都很迥異多元。」

 

「我感覺到zine是很獨特的,即使是同一主題,每個人的創作都很迥異多元。」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學生 Natalie

 

「創作zine好像比做其他設計來得滿足。因為內容都是自己的感受,亦不會被設計規定限制自己的表達。」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學生 Zoe

 

 

散播創作的種子 等待其萌芽

於是一顆種子就落入了心田,促使Natalie和Zoe後來自發製作了《STUDIO生存指南》,「靈感來自在學校studio工作到很累,索性在那裡休息的生活。之後發現不多學生有這種經驗,於是想用zine記錄下來。」這些小事讀來富有趣味,例如上課區和睡覺區竟然近在咫尺,而雪櫃總是空空如也。要將零碎小事充滿玩味地表達,她們認為zine是最適合的媒介—不像一般平面設計講究工整雕琢精細,它提供了一個隨性的空間可自由發揮。她們加入平時書刊不常用的素材,例如膠片、貼紙,甚至手工用的活動眼睛,既豐富了閱讀的經驗和層次,亦加強了和讀者的互動。

大概那創作的樂趣令人意猶未盡,Zoe最近再自發創作了《和我在土瓜灣散步》,「我住在土瓜灣。它近來經歷著重建,我希望能拍照留下記錄。」她用了數天時間,在區內一邊散步一邊拍照,捕捉各時間點的風景。Zine中不只印上照片,還標記了拍照地點,並連貫成為一條散步路線。書頁之始是晨光散落之時,讀到最後則是夜幕降臨之際;當讀者隨zine尋找相中角落,就有和作者從早到晚,一同在區內散步的感覺。書頁盡是她初次嘗試文字創作而撰寫的詩句,當中有些文字突破了排版的框框,生動地在版面上跳躍,為恬靜的氣氛中添了一份活潑:「創作zine好像比做其他設計來得滿足。因為內容都是自己的感受,亦不會被設計規定限制自己的表達。」

在傳統的設計概念中,也許這些突破框架或隨性的嘗試,不易被大眾或讀者接納,但Forrest認為這是zine可貴之處。人有時害怕作新嘗試,是因為懼怕出錯;zine就提供了一個讓人放膽嘗試的空間:「學校或許會灌輸對錯的觀念,但做zine是沒有對錯的,它是讓人不斷去摸索和進步的過程。」既沒有對錯,那就勇敢做自己。即使發出的聲音未必有很多人聽見,但隨創作梳理想法,Forrest認為人將更了解自己,「那是一種自我探索,我覺得那過程非常珍貴。」

 

 

/ Text | Ikey
/ Photo | Tsang Hin Chung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