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作家大招募計劃2021-2022(非小說組)季軍作品
作者:黃善施 聖保羅男女中學

散文集《沉默無聲但不是無色》

 

簡介

他可能只是一個露宿街頭的老伯伯,可能是一個普通的巴士司機,或是學生天天面對的教師,只是浩瀚人海的一個小角色,在你身旁擦肩而去。你或許不發現,但人人也有其難言之隱,背後藏著一個個悲慘的故事。補習社的老師要在疫情下招學生是一件天大的難事,孤獨的老婆婆等女兒回來已有三十四年,露宿者被食環署的人趕盡殺絕,他們不是社會中的重要人物,難道他們的聲音因此不受重視?

 

精選節錄

章一 孩子的心聲 | 節三:染疫孩子的心聲

章二 大人的心事 | 節一:一場重逢

章三 長者的心願 | 節二:最香的一頓飯

章三 長者的心願 | 節四:一場分離

 

 

章一 孩子的心聲

節三:染疫孩子的心聲

噴嚏快打出來了,子建像抓蟑螂般捂著鼻子,硬生生的把火山爆發的巨響蒙住了。躲過了一劫,才有空慢慢思考打噴嚏的嚴重。兩天以來,垃圾桶盡是充滿鼻涕的紙巾。心裡嘀咕:不會是中了新冠吧,反正他沒有踏出家門一步。可是,這個想法就像小鬼一樣在腦袋裡盤旋,時不時在他的心中刺一針,讓他思緒不寧。

都說人在最安全的時候就會胡思亂想,在最危險的時侯卻怕發現噩夢成真而噤若寒蟬。三月四日,香港新增19 830宗確診、8 601宗無症狀感染及24 092宗狀況待定個案,街上隨便找個路人也可以是新冠肺炎確診者。活在香港,真是險象環生,壓力大到喘不過氣來。子建抹抹鼻子,把想法攆走,他認定是春寒料峭,一不小心著涼了。蓋上暖烘烘的被子,只覺這夜異常冷。

豈料第二天,鼻水流進喉嚨成痰,不上不下的,喉嚨還隱隱作痛。蜷縮在被袋裡,外面的世界冷得像冰天雪地,身子卻像在爐中被烤,最可怕的是,他記得這種感覺。他是抱著認命的沉重心情告訴媽媽的。看到自己唾液樣本,心最後的掙扎,因為政府若是證實自己確診,就可能要送自己去隔離的方艙醫院,面對這許多未知,以及日後要步步為營,子建心裡就一陣慌亂。

之後幾個小時,他開始失去時間的概念。作為醫生的媽媽開了不少藥丸給兒子,吃又大又苦的退燒藥曾是子健抗拒的頭號事件,但當他渾身骨痛的時候,也咕嚕咕嚕的把藥吞下肚。就在吃藥的同時,他聽到媽媽敲門急促的節奏,她開門說:「你弟弟妹妹逐一發燒,你們有上街玩嗎?怎麼會一起染病?」她臉上的魚尾紋一道挨一道,眼窩深陷,他隔空也能感受到媽媽的緊張與不安。他多想告訴她,這只是平常「發骨節」,一年病一回也不是大新聞,可是身體隱約告訴他,事情並不簡單。他病的不明不白的,只希望不是真的確診新冠。

窗簾外又是一片灰白的霧霾,是伸手不見五指的迷霧漫漫。已經病了,窗外還是這種顏色… …抑鬱死人了。睜開惺忪的睡眼,他覺得這種顏色很難形容,但空氣裡瀰漫著灰沉沉的濁氣,好像充滿了病毒、整座城市的市民此刻沉重的心情映射在空氣中的微粒。隨著屋裡的家人一個繼一個的病倒,以往吵鬧的家變得寧靜——太寧靜了,可以說是夜半醫院病房裡的靜,只聽到機器運作的低鳴和病人薄弱的心跳聲,還有他隨時都能斷掉的呼吸。

媽媽第二次來看他時,已是五個小時後了,是她聽到兒子響亮的咳嗽聲後趕過來的。戴上兩個N95口罩,才稍微感到安心。以前,他在媽媽的懷抱裡,就覺得世界上任何事也傷害不了他。現在,因為他有著確診新冠肺炎的嫌疑,連媽媽也不敢接觸他。在他最辛苦的一刻,媽媽也愛莫能助,只能用她柔和的眼神陪伴他。想到此處,心如刀割。

「還好嗎?」

他點點頭,即便喉嚨深處疼得無法承受了,每吞一下口水,喉嚨都似被刀一下一下的刮,好像喉嚨長了個膿瘡。但他不想媽媽承受更多壓力,新冠肺炎三分之一的確診者也有喉嚨極疼的煩惱,他能扛過去的,一定能。他在疼痛之中,終於找到目的,就擠出一份力氣笑給媽媽看,儘管他很不舒服。媽媽放心了,關上了門。

返回目錄


 

章二 大人的心事

節一:一場重逢

第四波疫情之後,已有好一段時間沒有確診個案了,老人院重新開放予家屬探望老人家。收到這份消息,方怡心悲喜交集,放工後連忙到灣仔老人院探望媽媽。她想,這些時日,媽媽都是獨自一個人,突然失去親人的陪伴,她會否茫然若失?

當車子駛入堅尼地道,街上的一木一屋都變得十分眼熟。以往十年的日子中,方怡幾乎每天都到老人院探訪媽媽。因為疫情關係,她整個月沒有回來,今天再來,心中徒然多了一份懷舊。

老人院的病房都是粉紅色的,一縷和煦的陽光從窗紗漏了進來,房間充滿了四月的和暖。有一位老人坐在床上,黑白參差的灰髮像榕樹的氣根垂落肩肩膀,臃腫的棉襖裹著她瘦削的身體。春寒料峭,方怡擔心母親體弱多病,吩咐老人院的工作人員好好照顧母親。

「媽媽,我來啦!」

母親低垂的眼慢慢與芳怡的目光聯成一線,就在母女兩人眼神相接的一瞬間,整個月以來因為分離所致的百感交集,思念像決堤的洪水流露出來。

「卓怡!卓怡!」媽媽扯著沙啞的嗓子喊。

看見媽媽認錯人,芳怡雖然有點失落,但明白媽媽年老,經常神智不清,便溫言道:「不是,是囡囡來探你啦!你這一個月來是不是悶慌了?」誰知,女兒來了,老人家卻變得面沉如水,神情冷峻,把面扭向窗邊,一副不想理睬女兒的模樣。「生氣了,是不是?」芳怡柔聲問媽媽,緊握媽媽骨瘦如柴的手。「之前疫情嚴峻,這間老人院被列入強制檢測名單,女兒實在沒法探望你,現在向你賠個不是,你原諒我一回好嗎?」望向媽媽的目光充滿了懊悔和可憐。「不,不原諒!」可是媽媽的目光充滿著慈愛,看來對女兒的「過錯」既往不咎了。

「強仔哪天生日?」媽媽問。

強仔?芳怡納悶。強仔是誰?

「我上年送了鹹蛋超人的模型給他,不過今年就不知道送麼禮物去了。卓怡,孩子近年喜歡些甚麼?」

啊,強仔是卓怡的孩子。看來媽媽又忘記自己是誰了。卓怡是媽媽的妹妹,方怡小時候曾聽過媽媽說起自己的姨母,可是自己剛剛懂事,姨母已經搬住加拿大了,方怡自然不知道強仔是誰。媽媽老人癡呆,把陳年舊事當作是昨天的事,常常不經意說出新鮮的名字,方怡已經見怪不怪了。

「強仔現在很懂事,不再玩模型了,現在他很喜歡看書。不過離強仔的生日還有些時日呢!買禮物的事你不必操心了。」方怡不想掃了媽媽的興,便模仿著姨母的口吻,臨時編了幾句。

「強仔終於肯讀書,很好,很好!」

接著又問:「演唱會好看嗎?」

「好看!」方怡不明白媽媽口中的演唱會是誰的演唱會,便問:「演唱會中,你最愛聽是哪一首歌?」

「當然是《烈焰紅唇》,梅艷芳每一個動作都魅力十足,不論男女,也會對她神魂顛倒!」

方怡最喜歡的歌手就是梅艷芳,最喜歡的歌曲就是梅艷芳的《我願意》。這時也不用虛言假語,也把自己最喜歡的歌曲說出來,一對母女,居然像老朋友一般有默契。

「要說的話源源不絕,只是時間有限,黃昏已到。芳怡很想繼續留在老人院與媽媽長談,但也不得不與媽媽道別了。

「妹,我得走了。」

「等等,你知不知道芳怡哪天會回來探望我?」

「明天。」明天一定來。

返回目錄

 


 

 

章三 長者的心願

節二:最香的一頓飯

看見他衣衫襤褸,大袋小袋的走進來,所有人都避讓他三分,連他的衣角也不想碰。他找了個空的桌子坐下來,準備在麥記過夜。沒有真正的家,麥記變成為了他的落腳處。睡覺前,把雙手圍在胸前,攝取身體那微薄的溫度。皮膚被經年風霜洗皺了,皺紋像玻璃上的裂痕佈滿雙手,褐色的老人斑像陳舊破衣上的霉菌,這是一雙燈盡油枯的手。發冷時常常輕輕摩挲,雙手上的皺褶就是歲月的見證。十年前,他還十分討厭街上的剩菜。雙膝而跪,也曾經是他最引以為恥的東西。他饑餓得無法忍受,連站起來的力氣也沒了,才迫在地鐵出口乞食的,但心裡仍然掙扎不停。十年後,卻麼也不在意了。在意的是身上的衣服不夠,北風凜冽而凌厲的夜晚,就睡不著,睡著了,也不免會凍醒。

餓了,便去買一包細薯條,六元一包,他也是付得起的。排隊買薯條時,排他後面的那一位永遠和他保持距離,騰出一個身位,不要讓他骯髒的衣服玷污了自己。有時大人還會把自己的小孩扯近自己,好像是看到麼兇神惡煞似的。除了義工會接濟他之外,世間上再沒有關心他的人了。現在香港怎麼說也發達了,小孩子要上學至少九年,是不是?那他們必定比老一輩學多了仁義道德,是不是?很多學校也會教聖經,那孩子一定學會「有兩件衣服的,當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當照樣作」,是不是?那為麼車站前無數經過的孩子,連瞥他一眼,衡量要不要幫幫他也覺費事?他們追趕著甚麼,那比一個人的溫飽更重要嗎?也不怪他們,人的進化史沒有教他們同情。甚麼都擁有的人只會看價錢牌,人身上沒有個「$30,000」的價碼,都不能博得有錢人的關注。

吳叔以為做「麥難民」已經夠慘了。

在麥記宣布停止晚上堂食服務後,吳叔不得不另覓「居所」,惟當時正值春季梅雨之時,以致重返街頭變得困難重重。香港十八區之大,對麥難民而言,竟無容身之所。

就在政府宣布限聚令那一夜,吳叔首次被麥記職員驅趕出來。以往的麥記員工深知香港最低層的苦,三更半夜他們睡在椅子上一般也不會攆走。對沒人關顧的麥難民,麥當勞的員工是世界上少數不嫌棄他們的人。當員工也叫他們離開,吳叔才知道人不可能受人人愛戴,但可以被全世界唾棄。在街上遊離浪蕩,最終決定回到天橋底下睡覺。誰知,天橋底下竟然鋪滿了鵝卵石。普通人在公園的鵝卵石路上行滿一圈,都會感受到皮開肉綻之痛,在石上睡一晚,豈不是如上刀山下油鍋?走到第二座天橋下,又是同一樣的情況。

想在通州街公園安頓下來,發現長椅上裝了扶手,不能躺著睡。吳叔年事已高,容易骨痛,搬搬抬抬多年,弄得佝僂的脊骨時時陣痛。在長椅上睡了片刻,背脊更是痛得像生滿了毒瘡,真是無計可施,逼得無路可走。

最後下了行人隧道,以袋作枕,睡了下來。人們看,原來是個乞丐,對他不加理會。可笑的是學校會要求小孩子做義工,培養他們樂善好施的美德。吳叔做乞丐這麼多年了,多數小孩也當他隱形,連掏出腰包也懶得掏。

原本以為一番折騰之後,終於能夠安安穩穩睡上一覺。怎知夜半三更,有人把他從睡夢中踢醒。看他的綠色背心,便知道那人是食環署的人。

那人斥道:「為了保持街道清潔,我要求你立即離開,我們會清理這些廢物。」不好,食環署要扔走我的家當!「若你強行取回物件,食環署有權告你『盜竊』。」

「大哥,你當做一回善事,放過我吧!連這些都拿走,冬天我便穿不暖了。」吳叔哀求。

「無用的廢物,我才不幫你呢!露宿者的家當被列為政府公物,要即時運往垃圾堆田區。」

「無用的廢物」一詞別人在吳叔身上用慣了,他本已學會置之不理。可是財物被沒收,尊嚴淪喪,令他忍無可忍,火冒三丈。當即舉起袋子重重的一摔,「食屎啦你!」憤憤離開。

返回目錄

 


 

 

章三 長者的心願

節四: 一場分離

 

鄰房傳來「拍拍」兩下打開行李箱的聲音,王婆婆停下了手上的針線活。莫非是⋯⋯

推開女兒房間的門,看見女兒正在取出衣衫準備出行,她沉默了。這天終於到來了。其實女兒三個月前已訂好機票準備移民,可是離別在即,才深深體會到與女兒相處的時日無多。王婆婆靠在門邊,一言不發,與女兒默默對視。像要放生自從孵化後就被自己照顧的鴿子,王婆婆很是不捨,欲言又止,心中縱有千言萬語,此刻卻一句也說不出。十分鐘的沉默沉澱心中,浮出來是傷感的淚水。眼眶紅了,但各人在掩飾搖搖欲墜的淚水,沒有瞧見對方的臉。

真的要走嗎?這麼簡單的問題,答案卻是那麼的難言。她多麼盼望這是個愚人節的笑話,可是女兒神色嚴肅,一點兒也不像在說笑話。為甚麼?「香港的環境不適合我。工作壓力大,樓價暴漲,我已經三十多歲了,與你一起住真會被人笑話。我想到外國生活過上清幽的生活。」真的就這麼簡單?「是。」女兒斬釘截鐵的說。王婆婆不敢再問,但雙方都知道,政治上的波動,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王婆婆告誡著女兒。

「媽媽,麼年代了,現在有飛機,我可以隨時探望你。」話雖如此,家中長年沒有女兒的笑聲,王婆婆想著心都難受。饒是她經歷不少與朋友的分別,女兒卻像冬日的暖陽,失去了她,好比失去了寄託,天天待在家無所事事。家的概念已變得模糊,親人吃飯時的歡笑聲將會久違。王婆婆已經多番苦苦相勸,可是母女之間已經隔了一道水泥牆,把兩人的溝通都斷絕了。

四年前,女兒堅持要到酒店、餐廳做表演者,她沒有同意。女兒敬酒不喝喝罰酒,王婆婆哄女兒回心轉意不成,便大發脾氣,臭罵女兒一頓,誰知女兒好比頑固的驢,半句也聽不進去。女兒說她不明白自己,她十分討厭上班,請她給一點生活的自由給自己。她沒聽進女兒的話。當時,她覺得女兒不知人間疾苦,女兒說不怕窮,但現實是女兒從來都不愁溫飽,當然會厚著臉皮說這話。雙方僵持幾個月,但又住在一起,便自顧自的,隔閡漸漸擴大了。外面的空氣冰涼涼的,但家裡更是萬里冰封的嚴寒。街上小販的叫賣可以造成嘈音,但餐桌上的寂然無語更刺耳,更不安。

含辛茹苦二十二年了,換來的是一場分離,王婆婆再頑固也力不從心了。王婆婆最終心軟,讓女兒選擇自己要走的路。事到如今,只好自認失敗。

零時十分,香港進入沉寂,要去舊迎新,迎接新一天的到來,捨別昨天的酸酸甜甜。就好好送別女兒,予她最好的祝福吧!王婆婆心冷靜得可怕,是生離死別才會帶給人的冷靜,這年來的驚濤駭浪頓時平息,深夜的海平息如鏡,只有無盡的濃黑。女兒登機的十二月十七日,悄然無聲的來了,來了。

王婆婆不願睡走與女兒共渡的最後一晚。她來到了廚房,開了爐火。女兒猜不透媽媽的心思。隔了三刻,門上傳來一陣輕敲。

「女兒,喝下豆腐湯,暖暖身子吧!」王婆婆忍不住要哭泣,沒有眼淚是因為已流進了心裡。

「媽⋯⋯媽!」放下手上東西,往媽媽懷中撲去哽咽道:「媽⋯⋯

空氣濕了。

濕了雙頰。

母女相擁而哭,是第一次,想不到也是最後一次。

返回目錄


// 作者感想

寫作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美術。作家,就是以文字的藝術和感情的奔放為墨、以回憶的哭笑為筆、以想像的翺翔為畫布,創作出屬於自己的風格、世界、靈魂。

在計劃裡,導師分享了不少名家的散文,讓我得到如泉水源源不息的啟發。當同學陷入創作困難,導師還會不厭其煩地講解補救辦法或創作方向,在同學創作的地裂兩岸築起一道橋。此外,兩日一夜的訓練營寫作活動亦讓所有同學一展文彩,若百鳥齊鳴、百花齊放,我們互相交流心得,從中獲益匪淺。在此,我得謝謝青協和各位導師的指導,給我創作的機會和季軍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