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精神 是一種生活態度

//【069期 FEATURE】

 

 

「每個地區都有需要幫助的人,或許只是與住所一街之隔。
你幫我、我幫你,這種互助是好生活的必備元素。」

—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宿舍PH2租戶 CoCo

 

「獨居生活也離不開鄰居和社區,而共享正是互相支援的精神,
當對方突然缺乏生活所需,你也可以提供幫助。」

—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宿舍PH2租戶 Cally

 

兩位90後女生Coco和Cally,本來與家人同住,自小憧憬著一間完全屬於自己的房間。搬進PH2後,二人成為同層租戶及閨密,在獨居生活上互相照顧、共享生活所需,她們才漸漸發現,原來鄰里也可以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伙伴。而這種鄰舍互助的力量,不局限於PH2這一幢大廈之中。Coco和Cally將共享精神化成生活態度,積極聯同其他租戶,以及設於PH2地下的大埔青年空間,一同籌辦及參與不同義工服務,關愛區內有需要人士,將互助精神延伸至整個生活圈及大埔社區,共享好生活。

 

實現小夢想 創造好地方的文化熱度

26歲的Cally自小與妹妹同房,6人家庭窩在400呎公屋單位,「想找個喘息空間,哭一下、發洩一下都好難。」即使與家人有磨擦,家裡也沒有能讓她暫時逃離爭拗的獨處空間。任職記者的她,坦言自住是一直以來的想法,無奈薪金追不上租金升幅,根本無法負擔,「我好喜歡行家具店,常常幻想,假如這場景是我的家就好了。」至於今年28歲的Coco,自小一直與哥哥共用房間,她同樣渴望擁有私人空間,「從未試過可以獨霸全間房。」

直至兩年前看到PH2招租,二人經申請後通過面試,夢想終於成真。Coco分享,當時她們隨即在網上找布置靈感,又來回店舖物色心儀家品,一步步實踐從小對房間的想像,「甚麼都想放在房間,總是覺得甚麼都需要。現在一回到PH2就覺得,這裡就是我舒適的小天地,好喜歡。」

對不擅廚藝、首次自住的Cally來說,家人本來好擔心她吃不飽、無法自理,但住進PH2一年多,她笑言竟然胖了十多磅。原來這群年輕租戶,因疫情在家工的緣故,多了許多相處時間,變得熟絡也互相照顧。例如每人上下班時間不同,先回到宿舍的人會煮好飯菜,等大家回到家就「開飯」,晚回家的就幫忙洗碗。「記得有一次夜收工,他們特意留了飯菜及湯水給我,真的很溫暖、很窩心。」Cally笑言,急需甚麼生活用品、廚具都可以問鄰居借,即使遇上任何問題,也可在WhatsApp群組「大叫」,總有租戶會主動幫忙。「我們會分享廚具、共用廚房,只要自律,許多事物都可以共享。」

這樣的共享精神,慢慢成為租戶的生活態度,PH2也不經不覺匯聚成一個溫暖、有熱度的社交圈,「我們常常一起煮飯,雖然我仍然有點『雞手鴨腳』,但起碼有住家飯吃。他們甚至教我如何洗廁所,生活技能都有所提升。」Cally分享,與年紀相若的青年聚在一起,下班後到對方的房間邊玩貓、邊聊心事,討論買甚麼化妝品或「夾單」網購,這些都是她們的生活日常,漸漸變成彼此的生活伙伴,拼湊成PH2的獨有文化。

 

GOOGLE資訊以外的可能 深入社區細味箇中情懷

PH2其中一大特色,是大廈地下設有「大埔青年空間」,為租戶提供多元及適切的青年服務及支援,更成為租戶參與義工服務的平台,讓青年關懷社區有需要人士。以前做義工大多只會去賣旗的Cally,自覺參與度不高,笑言現在「落樓」就可以參與義工服務,「以往想做善事,會選擇捐款予慈善機構,但不會看得到受惠者的真實反應。在PH2生活,我才首次確切的感受到與受惠者之間的連結。」

去年中秋節,Coco、Cally及一眾PH2租戶,與大埔青年空間一同籌辦「酥皮奶黃月餅製作工作坊」及「中秋送暖活動」。有甜品班助教經驗的Coco,聯同任職廚師的租戶Wilson一同教導PH2租戶,以及大埔青年空間的青年義工製作月餅。「酥皮奶黃月餅是Wilson的提議,作為廚師的他,對食物創新及質素當然有一種執著。」大家下班後齊集在青年空間的廚房,完成後就送給區內的夜更工人和無家者。

租戶發揮各人擅長的技能,互相合作成就活動。「有租戶擔任導師,亦有租戶擔任參加者,而他們未必熟悉籌備活動的流程,所以我運用以前做會所的經驗,負責活動的事前預備工作,例如準備食譜、材料表、分配時間等。」Coco憶述,當晚大家努力製作至凌晨二時,月餅多到能堆成一個小山丘。縱使上完一天班已經身心疲累,但在互相鼓勵、陪伴之下,仍堅持出外派發月餅,將溫暖分享給區內人士。「平時我們也可能凌晨三四時才睡,做義工是簡單而具意義的事,只是多捱一晚夜,我們都有能力做得到。」

從統籌、製作到送餅,Coco和Cally都有參與,感受深刻難忘,「我們只是盡一點力,他們卻以真摯的道謝回應,看到受惠者快樂的笑容,我覺得好sweet。希望他們吃了我們親手製作的月餅,會有溫暖的感覺,覺得自己是一群被記得的人。」日常她們在PH2一起煮晚餐,不時也會為遲收工的租戶留飯,Coco分享,這種被關心、有人為自己付出的溫暖,正是她們想傳遞給街坊的心意。

 

凝聚宿舍力量 踏出房間 連結不同階層

居住在PH2的青年租戶背景各有不同,從事不同行業的租戶,貢獻所長,分享不同專業技能及興趣,藉著交流激發不同火花,而許多自發組織的義工活動,也從日常交流而開始。

去年月餅班及送暖活動的成功經驗,讓這群年輕人開始思考在居住地做義工的可能性。今年中秋節,他們一起策劃義工服務「DeliverFood中秋『盛』宴社區關愛活動」,邀請區內回收剩菜的機構「食德好」合作,利用賣剩的食材構思餸菜,親手製作了四道菜式:蕃茄牛乳炒蛋、南瓜洋蔥炆雞、黑椒薯仔牛柳粒、蒜香炒雜菜,並將飯盒連同月餅一同送給露宿者。送飯前一晚,租戶更自發於深夜在大埔墟遊走,留意哪些地方有露宿者及夜工,並預先通知他們會派飯及了解所需數量,「有露宿者聽到明天有人派飯,說了一句:『好嘢,聽日有飯食。』,我聽到都『毛管戙』,感覺我們真正為他們帶來了喜悅。」

走到唐樓、天橋底和公園,才令Coco發現,住所的一街之隔,也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派飯盒時進入唐樓走訪幾個劏房戶家庭,親眼看到分了許多小房間的走廊,房間裡一張碌架床下層住了一家四口,上層放滿東西,空間真的好小。原來這些問題並非離我好遠,也不絕於深水埗區,反而就在我身旁、隔兩個街口已經會有。區區都有需要被幫助的人,自此我也更留意自己所居住的社區所需。」

以前家住九龍區的Cally一直有意做義工,無奈往往因難以物色機構、缺乏同行者而打消念頭。但PH2與大埔青年空間相連,一方面提供各類義工服務讓租戶自發參與,而鄰舍間的互助、融洽氣氛,也成為她更想做義工回饋社群的推動力。Coco也笑言以前住所樓下都有青年中心,但好少參與。現在有租戶陪伴,邊聊天、邊做服務,感覺更有推動力,「10時集合,9時45分才起床準備也可以,下樓就能準時參與義工活動,非常方便。過程快樂因著大家投入參與當中,玩樂同時也在幫助別人。」

 

凝聚宿舍力量 踏出房間 連結不同階層

以前對社區的認知,可能停留於食肆位置、交通方法。但Coco和Cally藉著義工活動,以不同方式增加與居住地區的連結,才發現生活的另一種意義。「探訪讓我更認識大埔基層,派飯讓我知道原來這裡有回收剩菜的機構。如果沒有義工活動,其實未必會留意這些社區正在發生的事,也不會特意走到街頭,接觸有需要的人。」因為義工活動,更深入了解這片居住地的面貌。「平日沒甚麼機會,也不懂得如何開口聊天或問候街友。PH2讓我們走進社區,表達關心,也有機會留意、接觸和思考,我居住的社區需要甚些支援。」

PH2成為她們改變生活方式的起點,從與家人同住變成獨居,打破冷冰冰的鄰里關係,變成重拾鄰舍互助、共享資源的群體生活,Cally認為,這樣才是真正「貼地生活」。「縱使生活需要自己的空間和節奏,但總是離不開鄰居、朋友和社區。共享其實是種互相幫助的精神,與鄰居有連結時,當對方突然缺乏生活所需,你也可以提供幫助。」住進PH2後才發現,原來「好生活」的定義並非只是擁有私人空間而已,Coco說:「你幫我、我幫你,這種共享也是好生活的元素。」

 

/ Text : 霆
/ Photo : Harry Long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