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背後的野草

//【069期 放綠 · 空間】

 

有沒有想過,粟米、蕃茄、芫荽等天然的食材,都可以變成一杯美味的雪糕?位於北角的一間雪糕咖啡店「野草」雖然外表看來不過是一少女風的打卡熱點,但店長夫婦不僅將環保習慣融入餐廳運作,更是香港少有使用本地農作物的餐廳,成為本地農業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樑」。

 

環保習慣 融入餐廳運作

曾經在環保團體工作的阿魚,一年前和丈夫AK開設「野草」,她表示並沒有刻意將「野草」定位為推廣環保的店舖,而是將他們的生活習慣或是認為正確的做法,融入店舖的日常運作中,例如將家中用來洗碗的廢油鹼肥皂帶到店中。阿魚更強調香港少有可以坐下來吃雪糕的店舖,大多都是外賣形式,於是他們善用商場內美食廣場的位置,在擺盤裝飾、食物配搭上也精心設計,營造一個舒適悠閒的環境,鼓勵客人坐下來慢慢品嚐雪糕和咖啡。現時外賣的比例佔整家店低於1%,平均每日只有一位外賣的客人,餐廳使用的一次性外賣用品自然也十分少。

此外,餐廳平日會收集、分類,以及妥善處理塑膠、紙包飲品盒和玻璃樽。阿魚注重紙包飲品盒的清洗,她會先將紙包飲品盒剪開,沖洗內盒的殘留物,再將它風乾,因為若直接灌水入盒內,既無法完全清洗乾淨,又會難以風乾。每周五下午,餐廳都會將儲存了近一星期的回收物拿去設於渣華道市政大廈的「綠在東區」流動回收站。

從意大利到香港 支持本地農業

曾在意大利學廚的AK,深刻體會當地廚師會用當地生產的農作物製作食物,而消費者都很清楚食材的來源,更為本地農場的成果感到自豪。這啟發了他們思考:「香港做唔做到呢?」於是,不同於一般意大利雪糕的口味,夫妻二人研發出「木瓜牛奶」、「苦瓜蜂蜜」、「粟米牛奶」等新穎口味。食材的來源廣泛,或去中環農墟直接購買,或透過「濃作物」網上平台訂購,又或直接聯絡相識的農夫朋友採購。這不但能確保餐廳的食材新鮮及符合時令,更能身體力行地支持本地農業。

對於本地農業的發展,阿魚認為整個產業鏈比較斷裂,「很多傳統的農夫未必懂得銷售技巧,而消費者又未必知道要如何買本地農作物,加上運輸等各樣成本令農作物的價格昂貴。」因此,他們嘗試透過使用本地食材,讓消費者可以間接支持本地農業,「我們就像擔當了『橋樑』的角色,讓消費者有機會嘗試本地食材。」

 

如做先鋒植物示範 散播有機種子

當問及「野草」這一名稱的由來,阿魚一臉不好意思地笑著說:「以生態學解釋,草坯是先鋒植物,是首先會生長的東西。」阿魚表示,他們短期內的目標是希望能在店舖鋪裏裡,寄賣更多本地農作物,就像早前曾寄賣本地椰菜和粟米,既能為大眾提供支持本地農業的機會,同時向飲食業界宣揚支持本地農業的訊息:「這裡一開始是小小的實驗性質,希望無論是自己繼續走下去,或者是對業界的其他人,都能提供一些經驗上的參考。」

 

 

 

/ 107% production team:  Candy · Edward · Hani · Ki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