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期 FEATURE】
「現代人的生活已被網絡騎劫,只有在你觸碰泥土、草木,還有嗅到那些草青味的時刻,才是真實的體驗;即使是日曬雨淋,過程中你會忘記時間,當中的療癒是發生於你與大地和泥土之間,那份實在的連結。」
─「雲耕一族」創辦人 徐伽(Andrew)
生活在高樓林立、金融經濟行業主導的香港,社區與農業曾經離我們很遠。修讀土木工程系出身、從新加坡回流返港的徐伽(Andrew),一心想把石屎森林裡的人與大自然及社區重新連接。他毅然辭工,專注研究社區可持續發展的工作。六年間,他將香港不同大廈的天台轉化為農圃,讓城市人親身接觸耕種這回事,藉此與社區、大自然及自己「re-connect」,並在過程中放鬆心情,從而得到身心靈上的滿足,「即使是日曬雨淋,過程中你會忘記時間,當中的療癒是發生於你與大地和泥土之間,那份實在的連結。」
隨Andrew走到空中平台,見場內搭建了一排排的農圃,靠近細看,每種植物旁都掛有牌子介紹其品種,由常見的香料例如斑蘭、香茅,到時蔬和食用花都有。綠油油的農圃為原本以灰黑色為主調的平台添了生氣與活力。Andrew說,間中還會有本地農夫到天台農圃駐場,吸引街坊前來「取經」,「我們希望這裡是街坊了解有機耕種的起點。」Andrew如是說。
都市雲耕 為大廈閒置用地搭建農圃
在半空之中耕作的族群,是為「雲耕一族」;乍聽似是神話故事,其實是Andrew創辦的社企名字。「我不是務農出身的,但亦正因如此,在策劃城市農業時不會被局限,甚至會多一份天真。」「雲耕一族」至今營運六年,已為香港約70幢大廈開闢天台農圃。談到創立社企的因由,Andrew由自己的成長故事開始說起。
自小隨著父母旅居海外的Andrew,就如動畫《足球小將》中的泰萊,不斷轉換學校、適應新環境。後來,Andrew在新加坡定居,當上正規軍人,負責培訓青年;修讀土木工程系出身的他,同時對城市空間發展有著濃厚興趣。因此,在離開軍人崗位後,Andrew回流返港,加入一間資產管理公司工作,亦因而接觸到社區可持續發展項目。「其實香港有很多地方都是閒置著的,例如是沒有人去玩的遊樂場。如果繼續投放資源到一個不會再有故事產生的地方,這裡就會被遺忘。要吸引人來,就一定要令這裡有新故事發生,這樣才能達至社區可持續發展。」
社區營造 重新連接人與社區
Andrew的成長背景令他對社區營造有了特別深刻的感受,「就是因為我成長過程中不斷走來走去,與社區太disconnect了。」Andrew笑著說。他認為,閒置資源是人與社區連結斷裂的原因之一,因而想透過善用資源,重新建立人與社區的關係。2011年,Andrew辭去原來的工作,專注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工作,利用城市內的閒置空間舉辦工作坊和pop-up店。Andrew不斷想像社區營造的可能性,他留意到,本港農地面積不斷縮減,加上經濟轉型、人才流失等因素,導致農業萎縮。如何才能在城市內找到農業的定位?Andrew想到以生活模式思考農業這回事,並設法將農業融入人們工作、嬉戲、居住地方的閒置資源之中,而天台正是他鎖定的目標地點。2015年,Andrew成立了「雲耕一族」,與十人團隊遊走不同社區,游說商廈與商場管理公司,讓他們將天台轉化為農圃,「但我們不做格仔田,因為想改變那種將資產分割,然後收租的模式。」Andrew強調說。
在Andrew眼中,都市耕種是人們接觸本地農業的窗口,他希望打破「只能在遠離人煙的鄉郊才能種植」的思維,讓城市人在市區裡有多一種選擇,「如果用軍用術語,那就如散兵深入敵人陣地一樣,將農業放入城內,然後令件事爆開。」「雲耕一族」團隊最先在中環一幢40層高的商廈天台直升機坪搭建農圃,「當時很多農友都覺得不可能,因為在維港旁太大風,又無遮擋,很難種植。」後來靠著大廈內的企業員工和農友悉心打理,該農圃已成為其中一個服務時期最長的農圃,收成後的菜更會送至食物銀行,再轉送至社區團體,幫助有需要人士。此刻,Andrew腦海中有一片美麗景象—社區內的每個人都是城市農夫,有耕種技術與知識,知道如何種植食物,並將收成分享予有需要人士。
跳出網絡世界 重拾真實體驗 在半空中紓壓
除了重建人與社區、與農業之間的關係外,為城市人提供一個空間減壓,亦是Andrew創立「雲耕一族」的初衷之一。「現代人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正同時發生,想要搶你的眼球,你以為智能生活是你自由做選擇,其實你只是按它的編排作出相對反應,專注力和能量都被手機搶走了。」Andrew認為,現代人生活與身心靈均被網絡「騎劫」,要將生活上的主權還給自己,必須從真實的體驗入手,「在你觸碰泥土、草木、嗅到那些草青味的時刻,才是真實的體驗,在你嗅到草青味的一刻、那幾秒間的感覺是永遠屬於你的,無人能拿走。」Andrew笑言,即使自己曾接受過軍隊的刻苦訓練,在烈日下耕種仍會覺得辛苦,但投入耕作的過程中,總會忘記時間流逝,煩惱、壓力也被拋諸腦後。
「你嗅一嗅。」Andrew遞來一塊葉子,以指尖搓一搓,先嗅到一陣草青味,隨後飄來一陣熟悉的香氣—「是斑蘭。」Andrew解釋。透過看見綠色農圃、觸碰泥土、與農友交流、進食自己種植的蔬菜、嗅到植物的香氣,Andrew期望,天台農圃能藉著滿足人類的五感以療癒心靈,「平日進食時不會為意,原來將所有元素放在一起時,既能美化環境,又能帶來糧食,甚至治癒身心靈。」Andrew希望,天台農圃是城市人一個中轉站,為他們帶來各方面的富足,同時透過綠化,令城市變得宜居。
摩天大廈高聳入雲,天台是都市中最接近天空的地方,本該是一片喘息地。然而,從前提起天台,卻只會聯想到是嚴禁進入之地,以及被滿滿的神秘感包圍。但經善用、活用和綠化過後,天台終能以溫柔的姿態歡迎人們前來,透過這裡的資源滿足身心靈上的需要,在綠草與天空的陪伴下,深呼吸,再繼續前行、好好過生活。
/ Text : Sammi
/ Photo : 周子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