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耕耘 一分教育

//【062期 社區 · 空間】

 

 

自閉症人士不善社交,恍如獨居於自己的星球一樣,所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儘管在夜空中各自閃耀,「星兒」同樣也要面對就業困難的問題,社企「綠悠天」決定成為星兒們背後的月亮,透過建造魚菜共生農莊,教育並培訓自閉症青年,打破自閉症人士與社會的隔膜,建立共融社會。

 


魚幫菜 菜幫魚
城市農莊的誕生

魚菜共生是一個互利共生的生態系統,原理是把水生動物的排泄物和池水中的有機質,過濾成植物可吸收的營養物,同時植物的根部會將水淨化,重新供養給水生動物使用,達成「魚幫菜,菜幫魚」的概念。 綠悠天創辦人潘嘉麗(Kitty),認識了魚菜共生後,萌生起在城市中建設魚菜共生農莊的念頭,於是連同對魚菜共生有研究的哥哥Louis,在柴灣的一個廢置工廈天台建設天台農莊,於今年春季正式運作。

 

教育需要溝通與耐性
發掘每顆星星的獨特優點

過往在工作上接觸過不少自閉症家庭的Kitty,深深明白到自閉症家庭對星兒就業的焦慮及困難。有研究指出少於50%的自閉症,能維持同一份工作超過一年。Kitty明白自閉症孩子的能力不及普通孩子,但她卻看到自閉症青年在工作上的優勝之處。

「自閉症的孩子不怕沉悶,不怕重複性的工作,而且他們亦非常忠誠,這些都是自閉症孩子的強項。」Kitty表示在魚菜共生種植過程中,收割、培苗、餵魚等重複性工作,非常適合自閉症孩子,都是他們能夠處理的工作。

 

慈善與商業的結合

把農業融入教育,Kitty希望向社會推廣慈善商業(charity business)的觀念,商業也可以是一種慈善。對綠悠天而言,建設魚菜共生農莊只是起點。香港土地小,食物來源大多進口。而在港推動魚菜共生不僅能支持本地農業,更讓人能夠購入有品質保證的食材。除此之外,這種消費模式背後還有更深的意義:當魚菜共生農業需求增加,在農莊培訓的自閉症人士就能發揮所學,持續地提升自閉症青年的就業機會。消費者不但能吃到健康食材,亦能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達到商業幫助慈善的互惠關係。

因為社交能力偏低,自閉症孩子未必能適應職場生態。Kitty和總經理鄧可珮(Pace),皆認同教育自閉症孩子最重要的,是溝通和耐性。「有時候他們未必做到你想他們做到的,那就要想方法跟他們溝通。」Pace指他們會製作工作清單,讓來培訓的自閉症青年按次序達成目標,再讓他們寫下自己可以改善的地方,這對他們的成長有很大幫助。

訪問當天患有自閉症的恆仔為我們示範他們在魚菜共生農莊的工作,由測量魚池溫度、餵飼魚糧,以至記錄他都非常純熟。對於猛烈陽光,戴起農夫帽的他坦言:「和平時一樣,所以不辛苦。」可見只要社會願意給予機會和空間,他們終會找到能發揮自己長處的地方。

以生命影響生命

Pace相信這種關係會慢慢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雖然力量有限,但Pace亦希望借助社會上各自有影響力的人,慢慢改變社會。「所以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綠悠天計劃培訓100位自閉症青年,培養他們對魚菜共生的興趣,繼續延續並實踐綠色生命。

也許自閉症人士的確如星星般獨居在自己的空間,但他們並不孤獨。正如「魚幫菜,菜幫魚」一樣,我們每一個細小的關懷、行動都足以給予他們力量,而綠悠天與自閉人士的努力,同樣給予我們感動,讓社區空間變得溫暖。

 

 

/ 106% production team: Anita· Bonnie · Wanyi · 鍾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