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如追夢 坦蕩做最好的自己

//【061期 FEATURE】

 

 

「你對眼前的工作可以不積極, 但你終究還須積極面對自己的人生。」

  ─  張家希  WHIZOO Media 項目經理及網絡主播

「如果覺得工作就是『係咁㗎啦』,你能做到的事情也只是『係咁㗎啦』。不要安於現狀、不要放棄,即管去試!」

  ─  蘇智燊   WHIZOO Media 行政總裁

 

 

面對世紀疫情,從寒冬走到炎夏,本來春夏是應徵的季節,惟不少公司因疫情而裁員或縮小營運規模,令求職青年在尋找工作的過程處處碰壁。另一邊廂,疫情帶動「宅經濟」,屬於新媒體行業的網絡平台WHIZOO,公司上下清一色由後生仔女組成,在大小企業哀嚎間逆流而上,點擊及收視率回升,公司不斷擴充、吸納新血,成為疫情下不少年輕人履歷表送抵的目的地。

即使荊棘滿途,WHIZOO行政總裁蘇智燊(Sunny)和網絡主播張家希(Jon Jon)卻認為,年輕人具優勢,只要保持積極心態及裝備好自己,總能把握步近理想的機會:「只要不放棄生命裡的積極和正能量,今天即使做著不享受的工作都不要緊;只要當發現新機會時,能立即行動作改變,就能進入新境界。」作為過來人的Jon Jon說道。

 

 

年輕 是優勢
做事衝勁有團火 擦出創意火花

WHIZOO於2017年成立,志在召集年輕人一同創作能引起觀眾共鳴、反思、討論的短片。至今營運約兩年半,已在Facebook吸納近29萬讚好,其中大多為21至 25歲青年。年輕的目標觀眾群使WHIZOO傾向聘請年青員工。Jon Jon說:「我們的實習生約18、19歲,負責內容製作的同事大多是30歲以下。年紀較小的同事既是觀眾、也是創作者,他們的想法和市場靠近一點。」

作為CEO的Sunny,曾親身上陣拍攝一段社會實驗短片,片中他請員工俯身為他綁鞋帶,測試年輕人對權威之服從。團隊又製作「扮工室生存遊戲」及「社畜拯救組」 等職場系列短片,希望喚醒大眾對職場不同現象的反思。特別是當有僱主批評現今年輕人「唔捱得」、「反叛」,對新鮮人抱有成見,才三十出頭的Sunny恰恰相反,認為他們身上盡是優點:「我認為年輕一代很有創意,他們會提出很多我先前沒想過,甚 至沒聽過的意念。而且大家都很有衝勁,那團火很值得讚賞。在不需督促下都會自動自覺,堅持要把影片做到最好才發布,這是令人感動的。」

「而且他們很敢言。不少事情都會直接和我說,溝通可以很簡單。」因為公司上下所有人都很年輕,容易打成一片,同事和老闆關係亦沒隔膜,下屬可以坦率反映對公司的想法,Sunny亦樂於接納和作出改變,塑造出健康、互信及平等的公司文化。Jon Jon認為這能提升員工的歸屬感,令他們感到被重視:「老闆願意聆聽我們的聲音,令我覺得打工也可以有尊嚴的。WHIZOO是一間令我不會怕星期一上班的公司。你會期待上班、工作時也很快樂,有時根本是不捨得收工的。」Jon Jon笑說。

 

 

認真對待視像面試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WHIZOO樂意聘用年輕人,工作氛圍難得自由平等,加上網絡平台的興盛,自然成為不少年輕人夢寐而求的理想工作園地。在與求職者互相尋覓的過程中,相較學歷與成績,Sunny希望能吸納正面、轉數快、富創意、有創作熱誠、喜愛新嘗試的年輕人才。

但即使符合條件,應徵者若要於疫情下獲聘,必須作好準備,才能給僱主留下良好印象。Sunny笑言在求職信中收到了很多自拍照,或對著鏡拍的照片,甚示有戴著口罩拍的,令他哭笑不得。「不需正經得如證件相,但至少也要讓我們能夠清楚看到你樣貌吧,這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因應疫情,Sunny亦將首輪面試搬到網上進行,發現視像面試不比真人面試來得輕鬆:「其實是更加有難度。因為僱主們會將面試時間縮得更短,每人可能只有15分鐘,在網上見完一個又一個。」這種短時間密集式視像會面,令僱主不易記得和每個受訪者的對答,記憶中只會留下印象特別深刻的應徵者,「應徵者須盡快突顯自己的優勢和特點,不要太害羞。如表現只是正正常常,沒透露特別訊息,這視像面試其實對你不利。」

以前往心儀公司應試,總須打扮得體;但其實視像面試即使遙距進行,亦需講究打扮。Sunny對一次面試印象深刻,當他打開鏡頭時,驟眼間看到對方穿著隨便的波衫、沙發上慵懶的坐姿,嚇得應徵者立即關了鏡頭。「他大概沒有想過我會開鏡頭吧!但這令我覺得他準備不足。即使是視像面試,都要好好準備、打扮得體,還要確保自己身處能夠談話的環境。」曾有應徵者因家裡空間不足,將電腦帶到café接受面試,但Sunny卻一直聽到鄰桌食客的對話,阻礙了彼此的交流:「必須要找一個安靜的空間,才能做到一個順利的面試。」

「現在沒真實的互動,所以視像面試中dead air的情況很嚴重。」昔日面試裡,除卻語言,人還能藉表情、動作表達自己,但視像面試中面試氣氛是否良好,就很視乎應徵者的言語技巧。如果能主動發言,掌握對話節奏,在Sunny心中就會加分—因為WHIZOO最重視的,就是能夠和人合作、溝通的技能。

 

「係咁㗎啦! 你太年輕了,工作就是如此。」
拒絕「係咁㗎啦」

「在這裡工作是不能獨自完成的,同事與同事間要有好的關係。」從幕後到幕前,先有同事想出好的故事、劇本,然後請主播、攝影師進行拍攝、錄影,最後交給設計及剪接同事完成後製工作—每一段影片都是同事們合作的心血,環節間要除了團隊合作,更要有良好溝通,才會有好的成品。

如果過程中有出錯,或影片水準不乎預期,Sunny會透過和同事「傾計」,試著了解箇中原因:「我以前曾在遊戲公司工作,發現拒絕溝通,不會對事情有幫助。現在我會盡力溝通,若有同事無法達到要求,可能因為我表達得不夠好、或溝通得不夠好,才會令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所以我會主動再和他們傾計。」Sunny期望的溝通,是能夠被回應的。故員工不夠坦白、拒絕溝通、不願意表達想法,並非他所樂見。

可是在職場上,坦白彷彿是個一體兩面的詞語。Jon Jon第一份工作被解僱的經歷,令他對此有深刻體會。「那時我在網購平台當撰稿員,老闆不斷沒人性的增加工作量,所有員工嘗試達到他的標準,卻要超時工作又沒有津貼。過了一段時間,我才發現這樣是不對的。先不說津貼,為甚麼他可以這樣不尊重我們呢?」於是他寫了一封電郵給老闆反映問題、提出建議,豈知一個月後,竟因此收到解僱信。

不解決問題,卻解決坦白提出問題的人—看似荒謬,卻是真實的公司文化寫照,也是不少人默許的職場規則。「當時在我寄出電郵前,不少同事跟我說:『係咁㗎啦!你太年輕了,工作就是如此。』但為甚麼被別人剝削,也是合理的呢?」回望過去,即使失掉工作,Jon Jon仍無悔當時勇敢發聲,反映問題:「即使回去十年前,我還是會做同樣的事情。因當刻確實感到自己受到不公平對待。」

不安於現狀
才能走近理想

回想過去的讀書經歷,Jon Jon一直不在主流的大直路。「中三被踢出校、考過兩次公開試,後來升讀副學士,最終升上香港城市大學的中文系。當時夢想畢業後要做很有意義的工作,好像老師、記者之類。」這類求職信他都寫過,卻全部石沉大海。但當時剛投身社會的Jon Jon,仍是滿腔熱誠,一直渴望可以找到一份具有影響力的工作。後來Jon Jon輾轉入了商台、Stakk,兩年前終來到WHIZOO,獲得更大的自由度和影響力,離理想工作逐步走近;同時,Jon Jon第一份工作的舊公司卻抵不住員工持續流失、經營不善,終致倒閉。面對不公,Jon Jon認為年輕人應拒絕「係咁㗎啦」,而是坦蕩應對:「若覺得在工作上受欺壓,一定要用你的方法把事情說出來。可以先用溫文方式表達意見,若公司堅持以『炒魷魚』應對,也不要覺得是世界末日—每個決定在當下都不會是錯的,只視乎你如何去消化經歷。」

這份積極的態度,其實亦適用於求職之上。即使身為老闆的Sunny,都會冀望青年能對自己坦白:「如果覺得工作就是『係咁㗎啦』,你能做到的事情也只是『係咁㗎啦』—這種安於現狀的態度,其實很難讓你找到心儀的工作。」對現狀妥協只會扼殺逐夢的可能性,消極只會令人錯失改變現狀的機會。「最重要是不要放棄。你要清楚自己喜歡甚麼、不喜歡甚麼,即使不清楚也不要緊,透過不斷嘗試,終會找到自己所好。」

 

 

投入職場是一漫長旅途,第一份工作未必最理想,卻不是生命裡的終站。唯有不放棄,對自己坦白,在過程中了解自己、敢於改變、堅持理想:「不要放棄人生的積極和正能量,如此就能不知不覺走到很遠的地方。即使未做到理想中的自己,但至少會離理想愈來愈近。」走過十年,找到理想的Jon Jon如此寄語年輕人。

/ Text :Ikey
/ Photo:Bryan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