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我們在線上

//【059期 FEATURE】

 

「可能有些事情你不想對人說,想對一個樹洞說,這個網上問功課平台,
就是一個有回應的樹洞,讓你在網上自在地發問與交流。」

  ─  Mondy   「好義配.好義補」網上義務導師

 

「自學很視乎心態,有時以輕鬆的心情學習,得著會更多。」

  ─  Music   「好義配.好義補」網上義務導師

 

 

一覺醒來,隨手打開電腦,隔著屏幕聽老師講解;課後在網上完成功課,遇著不明白處,便找網上資源解難。疫情下,學生停課,互聯網頓成最重要的學習工具。大學畢業生Mondy和大學生Music,過往曾分別在網上鑽研宗教知識和自學語言。兩位「自學過來人」,近月在青協「好義配·好義補」網上問功課平台,擔任網上義務導師,為一眾受停課影響、在家中自學的學生補習,分享知識,令原來虛擬、單向的學習過程,添了一份實在的交流。

 

 

生活停擺 善用空餘時間 安坐家中互助交流

平日在線上積極講解的義務導師Mondy,線下原來是一位剛從大學畢業的靦腆男生。讀工程系出身的Mondy自言內向,他分享,自己曾在補習社兼職,講解時一旦緊張,便會口吃,「本來想講的話,最後只表達到四五成。」網上平台以文字、圖片表達,毋須擔心面對面時的緊張、尷尬氣氛,對Mondy而言,是相對自在的知識交流模式。

另一位網上義務導師、大學四年級生Music,則與Mondy截然不同。主修中文系的Music健談,她透過「好義配·好義補」在二月推出的「網上DSE口試練習」,與應屆文憑試考生以視像形式進行小組討論訓練。Music留意到,即使隔著一屏,學生仍非常投入討論。她相信,在宣布取消口試前,文憑試在即,考生們難免緊張起來;疫情影響下,學生無法外出訓練,反令他們珍惜每一個線上練習機會。一直有為學生補習的Music,以往也常以視像形式為學生訓練小組討論,「同學放學時間晚,如果待放學後再約出來,便會練到好夜。」Music認為,網上學習的優點在於不受時間、地點所限,可隨時隨地進行,相當方便。

停課令學生生活停擺,騰出不少時間。Mondy笑言若他仍在讀中學,想必會很「hea」。但當上義務導師的兩個多月來,Mondy留意到不少學生積極學習、踴躍發問,令他感到驚訝又難得,「試過在晚飯時間,突然有五六人湧來,個個都有問題問,本來以為那時段不會多人。」

 

問功課平台成學生「樹洞」 導師助解心結感滿足

在線上交流中,有時同學看到答案後,簡單回覆一句「ok」,便離開對話框,但也有同學在對話框中留下心事,令Mondy特別難忘。「那位同學說:『我知道要讀書,但無心機去讀。』當下覺得,原來學習以外,還有更重要的事可以幫手。」Mondy向同學了解原因後,再向有心理學及輔導背景的義務導師請教,然後再次聯絡那位同學,給予他鼓勵與支持。Mondy形容,過程有如朋友間的交流,「可能有些事情你不想對人說,想對一個樹洞說,這個網上問功課平台,就是一個有回應的樹洞,讓你在網上自在地發問與交流。」每次為同學解決難題,Mondy都會感到特別滿足。他憶起中學時,曾有學長在課後時間為自己補課、輔導,如今身分一轉,自己成為了為低年級同學補課的導師,Mondy感覺正在回報自己的初心。

現被稱呼為「阿sir」、「miss」的Mondy和Music,昔日也是「線上學生」。Mondy分享,大學課程內容晦澀難懂,「有時教授問有沒有問題,但根本未及消化,未必問到問題。」Mondy對著功課一頭霧水,課後主動上網找方法解疑難。他發現不少外國大學會將整份教材上載到互聯網,自此每天下課後便上網自學補不足,把一份又一份筆記記進腦子裡。

 

網上鑽研 提升心靈力量

除了理清課堂知識,Mondy也以自學形式,鑽研宗教哲理。中學時就讀佛教學校的Mondy,對佛學有著濃厚興趣,「每逢午飯時間都去圖書館讀佛學書,好些同學見到會有微言,笑我看這類型的書。」Mondy中六那年曾糾結應否在大學修讀宗教研究,最後因家人反對而選擇工程系,但Mondy對佛學的熱誠從未退減。

他在YouTube找到不少解釋佛學哲理的影片,偶爾在飯後、睡前看幾條,從中得到心靈慰藉。Mondy慨嘆:「現實生活好多無奈。」他透過看影片提升心靈力量,學習如何將佛學中虛無的概念套用在現實上。「世上有很多因素令你在一件事上失敗,可能是準備不足或者不幸,但佛學教我們不能太快放棄,因為當那些因素改變後,便會帶來一個好結果。」像這種微小卻富有智慧的哲理,總能在困境中為Mondy送上鼓勵,他亦同樣希望將鼓勵,在網上學習平台傳遞給學生。

 

游走網上知識庫 放鬆學習 得到更多

游走網上知識庫 放鬆學習 得到更多 互聯網有如一個知識泳池,吸一口氣潛入去,在無限資源中游走,或會得到意外收穫。去年暑假,Music在YouTube看影片學英文,「平時學的英文太生硬,想學點日常生活應用到的。」恰巧讓她在片中認識到一個自學語言的應用程式。Music熱愛旅遊,她一直想學習外語傍身,待旅遊時與當地人交流。她透過應用程式學習法文和日文,「方法是與當地人交換語言。」Music解釋,應用程式上有不同地方的使用者,像Music想學法文,外國人想學普通話,兩者「配對」後,以聊天形式,你一言、我一語,分享各自的母語。Music笑說自己只是「學到半桶水」,但她享受這種輕鬆、無壓力的自學模式,「以前去上堂學會比較有系統,但課堂上見到大家都好努力,老師又好上心,不想令老師失望,自然會好緊張,這不是我想要的東西。」

自學模式相對輕鬆,當中也有具挑戰性的地方。Music認為,由於自學過程中沒人在旁督促,如何安排時間、編排「課堂」,需要視乎個人的主動性。Music繼續剖析說:「自學要有一個安靜的條件,也很視乎心態。」她認為,如為了追求成效自學,很容易累積壓力,遇到困難時未必有人可以協助解決,「有時以輕鬆的心情學習,得著會更多。」

自學可以是孤獨的、無聊的、刻板的,也可以是熱鬧的、有趣的、多變的。「疫」境下人人自學,在線上相遇、交流,在漆黑中燃起一點光。

 

/ Text :  Sammi
/ Photo:林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