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期 FEATURE】

 


共居反映居住可以有不同形式,說的是建立人與人的關係、對社區的歸屬感。

  ─  Michelle  東涌私樓 / 700呎 / 三個女生

 

一個客廳三間房,700呎空間裡住了三位女生。本來不相識的她們,同樣對共居生活充滿想像:「可以同宿友一齊煮飯仔、敷面膜。」、「可以擁有自由自在的空間。」將想像收入行李,拖著、離家,來到一個陌生單位、碰上對方,一邊互相陪伴,一邊學習處理生活瑣事、一同成長。她們的共居生活,獨立而不孤獨。

「有人說,宿友會是你的一世好友。」Michelle笑著說。因著參加了香港機場管理局和青協青年就業網絡舉辦的本地工作假期計劃「Working Holiday@Lantau」,Michelle、Ruby和Ashley獲安排在東涌一個700呎的私人屋苑單位內同住一年,一起下廚、分享工作點滴、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互相支持及勉勵,建立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三位女生事前互不相識,在大學主修的學科、成長背景、以至生活的圈子也不同,「即使香港這麼小,也未必會認識對方。」回想起來,Michelle覺得一切都是緣分。

 

融合個人生活習慣

入住前,Michelle和Ruby都對共居生活抱有美好想像。大學時沒有住宿舍的Michelle,最期待與宿友一同「煮飯仔」、敷面膜,Ruby則期待每日下班後,有人和她聊天,以及享受一個自由自在、毋須向任何人交待的空間。不過,共居始終有不少現實問題需要一同處理,「的確需要時間磨合。」Ruby嘆道。

生活習慣不同容易帶來衝突,有時雞毛蒜皮的事,例如何時該掃地、何時該洗衣,也可觸發一場「大戰」。Ruby對此有深刻的感受,宿友間的一場爭執、冷戰,源於水、電、煤用得太多,「我們毋須交租,但水電煤費要自己支付,剛出來工作,始終會有負擔。」她們在WhatsApp群組討論誰最常在宿舍、誰不常在,想找出「元兇」。情緒來時,說話時語氣加重,大家不歡而散,關係僵持足足兩星期。後來有社工介入,她們態度才開始軟化,一同探討解決方案,又將一些責任平分,「比如分工誰交水費,誰交電費⋯⋯以前沒有這麼明確。」和平共住也需要一些妥協與承擔。

 

磨合過後互相學習
維繫關係 令想像成真

身處同一屋簷下生活,Michelle說自己也在無形中被宿友的生活習慣影響,「有一位宿友較著重衛生整潔,好在意走廊上的髮絲,不時就會清潔,有時又提我吹頭後留意地面有沒有頭髮,有就拾起。」久而久之,Michelle也養成吹頭後看看地面、清走髮絲的習慣。

雖然同住,但三人的工作需要輪班,可同時在宿舍的時間很短,「一個星期有一日可以煮飯一齊食都好奢侈!」但Michelle說,困難反而令她們更珍惜碰面的時間、更用心維繫關係。「她們真的好認真去約,即使很忙都會和大家溝通,這也是我在她們身上學到的事。」性格文靜的Ruby,因著與宿友的相處,學懂著緊一段關係,便要主動維繫。她們每月都在WhatsApp群組裡分享更表,相約外出吃飯、做蛋糕,滿足最初對共居生活的想像,「成功」煮飯仔、約出街,成了共居生活中的美好回憶。

 

下班客廳相聚 互吐苦水

三位女生的人生因同住而交疊,但當對方不在宿舍,各自的生活又變回三條平行線;宿友不在、住所裡又沒有家人,如何獨處也成為共居生活中的一課。自小渴望居於一個無束縛空間的Ruby,也享受獨處時光,她會在房間內靜靜閱讀、寫作,「不用向人交代、不用擔心攤抖一下會否被罵,可以好自然。」Ruby視宿舍為一個休息、自由、容許任性的地方。

不過,共居生活中,「居」仍是次要,Michelle和Ruby異口同聲說,最享受下班時,帶著滿肚怨氣,回去與宿友「呻」的感覺。「大家同輩,工作環境相近,那種共鳴,和家人不同。」即使Michelle與家人關係親密、不時分享工作點滴,但她笑說,家人安撫她時,總是說「睇開啲啦」、「係咁㗎啦」,「我都知係咁,但我就係想有人同我一齊呻嘛!」

建立關係與歸屬感
宿舍成「second home」 

與朋友相比,Michelle和Ruby都覺得與宿友的關係比較特別,「是另一個層次的」、「比朋友再特別少少。」Michelle解釋,與朋友相處毋須共同分擔做家務的責任,磨擦定必較少,「所以係好兩極的,一係好friend,一係反面。」Ruby笑說,現在半夜「踢門」入宿友的房間、嘈醒對方也不會被罵。

「住」是生存基本需要,然而在Ruby眼中,在城內找到一個居所是一件奢侈的事。Michelle認為,共居正好反映居住可以有不同形式,「說的是建立人與人的關係、對社區的歸屬感。」屬於三位女生的700呎空間,她們稱之為宿舍、與家不同。起初抱的是體驗心態,但與宿友一同融入此空間後、建立起歸屬感,也就成了「second home」,Michelle如此形容。

/ Text :  Sammi
/ Photo:HKFYG YEN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