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可以是一種減法

//【051期 FEATURE】

 

實踐『走塑』生活, 對環境好一點, 也是對我們的未來好一點。

  ─  105%<青年 空間>雜誌製作組成員  洪靖翹(Chloe)

 

 

有天打開Facebook,看到置頂的一則新聞,是有關一隻在貝澳生活的牛牛Billy去世的消息。最令人感難過的,是牛牛不是死於自然,而是因吞下膠袋導致腸道阻塞而死亡。檢驗發現,牠整個胃都是膠袋,而膠袋數量足足裝滿兩個垃圾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製造了太多即棄品,往往在不知不覺間破壞了生態。洪靖翹(Chloe)是位大專生,因颱風「山竹」於杏花邨造成「發泡膠海」的震懾畫面,決心實踐「走塑」生活。慢慢發現,原來美好的生活,可以是一種減法。

 

 

一次旅程 反思理想的生活方式

今年暑假,Chloe與比她年長三歲的堂姊到日本旅行。在Chloe眼中的堂姊,是一個身體力行、愛環保的簡約型人。在堂姊影響下,造就了八天的「走塑」旅程。簡單由使用環保袋、走飲管,以至在民宿分類垃圾:紙、膠,並於每天早上將已分類的垃圾帶到回收站。Chloe感覺這樣的生活方式,與過往很不同,卻又對日常生活沒有影響,「平日生活,買甚麼都有膠袋;五毫子的膠袋費實在太便宜,對很多人而言根本不是成本,常常不加思量便會使用。我們平日網購也不例外,例如淘寶,過度包裝的情況很嚴重,一份物件可以有超過五層不必要的包裝。尤其在日本,很多東西講求華麗精緻,出現過度包裝的情況。我們唯有在選購和使用時,盡力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膠和即棄品。我發現原來要減少對環境的負荷,其實也是我們能力範圍以內的事。」

回到香港,Chloe從走飲管開始改變過往的生活模式。直至颱風「山竹」的吹襲,令她決心實踐全面的「走塑」生活。「颱風吹襲,大浪將海上的垃圾捲回地面,香港多處變成垃圾港,杏花邨更頓變『發泡膠海』,當中更發現90年代的膠樽,多年都未能分解。我感到十分震驚,而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聯合國環境署預測2050年,海洋累積的塑膠垃圾會超過一百億噸,比大海所有魚類的總和更多。這令我反思到,現在我也可以在生活上改變,應簡得簡,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

讓「走塑」成為習慣
一件平常不過的小事

「實踐『走塑』不難。」Chloe堅定又輕鬆的表示。而「裸買」,即購物時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包裝,減少浪費,正是Chloe積極實行的。「平日發現外賣食品實在用了太多塑膠產物,每朝返學前我都會買麵包,午膳也會購外賣,所以我開始使用可循環再用環保食物袋(Eco-Wrap),還有自攜購物袋、鐵飲管和餐具等。」

後來到台灣旅遊,Chloe發現當地不難找到與環保相關的產品,就連書局也有售。「走塑」可謂是一件普通不過的生活平常事。「最普及相信是鐵飲管和布杯袋,因為台灣街頭有很多台式飲品店,不少人都會用鐵飲管取代膠飲管。」Chloe直言,「走塑」對日常生活沒有壞處,食物袋輕便,容易攜帶,而且款式美觀,是一件賞心樂事。爸爸看見我的舉動,現在也感染了他一起使用。」

「身體力行『走塑』,減少製造即棄品,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善用物品,減少製造廢物,從日常生活中的小改善,令世界變得可持續發展,「簡約的綠色生活只是一個開始,對環境好一點,也是對我們的未來好一點。」

 

/ Text :  二實
/ Photo:Bryan Tsui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