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期 製作組 · 空間】
如果每月只有1,500元的房屋津貼、1,200元超市現金券和少量的交通津貼,你覺得足夠生活一個月嗎?但這卻是居港難民的寫照。不少難民來港前,在自己的家園過著安穩的生活,為了逃離戰火,他們被逼離開一直以來居住的地方,到了陌生的國度重新開始。豈料,由於「難民」身分申請的審核需時,期間他們不能工作;換句話說,即使他們想自力更生也別無選擇,只能靠著每月低微的津貼生活。
早前一眾本地藝術家籌辦了為期一個月的「難民藝術交流回應展」,就難民議題進行一系列的藝術創作。他們各人遠赴敘利亞、德國、中東等地,與難民接觸、聊天,籌備時間足足長達近一年半。在油麻地上海街的「碧波押」視覺藝術空間內,展出了不同形式的作品,而籌辦人之一陳式森,希望藉著是次展覽,讓香港人更了解難民不為人知的一面,嘗試放下成見,主動為他們發聲。
與戰火中的難民對話
甫踏進展覽場地,便看見由黃文海在敘利亞拍攝的「戰火中的難民」照片,其中有張照片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相中只有一名當地青年神情呆滯地躺在醫院,他在戰爭中失去了右邊的手和腳。陳式森指原本他們打算將這張照片作主角,但黃文海卻認為不應誇大這份痛苦,所以改為將兩名男子在希臘船上的照片放大。照片看似與難民扯不上關係,但背後卻有一個悲慘的故事。相中的爺爺和爸爸生於敘利亞,在逃亡到希臘的途中,同行的13名家人卻不幸死於沉船意外,只有他們二人僥倖避過一劫。敘利亞的戰爭不但令他們家族龐大的蘋果園生意毀於一旦,更奪去摯親的寶貴性命。
流離失所的小孩 繪畫心中所想
藝術家梁以湖(二胡婆婆)亦聯同數位年青藝術家到訪了德國漢堡兩次,探訪當地的難民中心,認識了難民以外的義工、醫生。他們與德國難民小朋友一同以顏色筆繪畫,他們的畫作沒有預想中的陰沈,反而充滿豐富色彩,而題材都是食物和屋子,可以看到這些流離失所的小孩心中所想。回港後,藝術家寫信予在難民中心結識的朋友們,當中有不被承認身分的藥劑師、自願在中心當義工的媽媽,亦有喜歡畫畫和玩呼拉圈的難民小朋友。「你好嗎?希望有機會再見!」的作品以繪畫裝置形式在牆上展出。
難民 生活難
除了外國難民外,陳式森希望找到居港的難民,讓香港人更全面、更深入認識難民生活,而不是在未了解的情況下鄙視他們。所以他們在一個月內聯絡了本港70多個難民,希望邀請他們參與今次展覽,「無論是寫小說、影相又或表演音樂也好,希望可以展出他們的才能。」但難民往往認定自己才能不足,即使計劃邀請一些專業作家、畫家與他們一同創作,也遭到拒絕,最後改由籌辦人之一的謝柏齊拍攝這班在港生活的難民。即使如此,難民擔心正面照或指紋會被政府識破並驅逐出境,所以拒絕影眼睛、身上的傷口,甚至是雙手的正面。最後的作品是一張張近拍非洲難民不同的手姿勢,和手持不同物件,例如咪高風、畫筆,表達出他們的存在和價值,都不應被否定。
/ 104% production team: Tessley.Jojo.Cher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