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大招募計劃】
四月 26, 2022
//【71期 小店 · 空間】 「漫畫文化」猶如其他香港經典文化,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漫畫在八十年代,從日本引入香港,經歷了興衰,現今仍有人積極維繫這個文化。設計師出身的Karman和E […]
四月 26, 2022
//【071期 慢行 · 空間】 近來與好友寒暄一番時,或許大家均會不約而同地,談到疫情下可到哪處散一散心。各種娛樂場所關閉下,不少人會煩惱說生活過於沉悶,但這不正是個好機會讓我們重新看 […]
四月 26, 2022
//【071期 放綠 · 空間】 婚禮可能是一生人一次,但婚禮用品未必只能用一次。隨著大眾的環保意識提高,實踐環保的形式漸漸多元化,在人生的 「big day」,也不妨為地球出一分力。「 […]
四月 26, 2022
四月 26, 2022
四月 26, 2022
//【071期 好文青 · 空間】 疫情籠罩著香港已兩年餘了,為了阻止病毒蔓延,我們不得不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娛樂活動的選擇也相對減少。新冠肺炎疫情仍是未見曙光,在如此不明朗的環境下,全職 […]
四月 26, 2022
//【071期 手作 · 空間】 香港80後設計師戴美兒(Emily)自認因鼻樑低而難找到一副合適眼鏡,然後發現很多外國眼鏡款式根本不貼合亞洲人臉型,所以在2012年創立了 […]
四月 26, 2022
//【071期 社區 · 空間】 「其實香港的閱讀風氣一直處在一個被動的角色,近年才有些起色。」從事多年書店業務、「七份一書店」計劃策展人James如是說。由集團式經營的書 […]
四月 22, 2022
年初本港爆發第五波新冠疫情,全城面對前所未見的健康與公共衛生威脅。 這段艱難時期,可幸社會上不同角落的有心人,以關愛無私的互助精神,自發回應社會需要: 從走上疫廈派送防疫物資,乃至為身邊人送上一句問候 […]
四月 22, 2022
//【071期 FEATURE】 「我是一個香港人,也想為香港人帶來片刻快樂。 只要有一個人喜歡,我們分享畫作便值得了, 這也就是我們的動力。」 — 「HK插畫及設計」成員 […]
四月 22, 2022
//【071期 FEATURE】 「壓力下最需要的就是空間,學生有得放小息,老師都一樣。小息不止代表10分鐘時間,在不同配套支援下,自己可以選擇如何讓身心『唞一唞』。」 […]
四月 22, 2022
//【071期 FEATURE】 「在病人無助時介入, 不是以高高在上的身分告訴他要怎樣做, 而是陪伴他們一起走過這一關、與他們同行。」 — 中醫、香港青年協會「香港青年服 […]
四月 22, 2022
四月 21, 2022
由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支持及語文基金撥款,香港青年協會專業叢書統籌組舉辦的「校園作家大招募計劃2021-2022」一系列培訓活動經己展開。寫作工作坊導師小說及專欄作家唐希文小姐以「文宇創 […]
四月 8, 2022
2021至2022年度計劃入圍學員分為「小説組」 及「非小説組」接受培訓,計劃邀請了小説及專欄作者唐希文小姐、中學教師梁璇筠女士、作家黃怡小姐、詩人曾淦賢先生及香港教育大學講師施偉諾先生擔任寫作工作坊 […]
三月 28, 2022
//vol.14-1 Perspectives Perennials to millennials the post-generational workforce by Elaine M […]
三月 28, 2022
//vol.14-1 Perspectives Lily My mother-in-law asked us to move in when her husband died. It w […]
三月 28, 2022
//vol.14-1 Perspectives Reflections on getting old An essay by Jenny Liu Personally, although […]
三月 28, 2022
//vol.14-1 Youth speak BELLA is in her late 30s. She is single and has a demanding job. Her p […]
三月 28, 2022
//vol.14-1 Interviews How does ageing and the dependency ratio i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 […]
三月 28, 2022
//vol.14-1 Interviews The speed of population ageing in Hong Kong depends on several factors, says P […]
三月 28, 2022
//vol.14-1 Overview No one disputes the rather stark figures we are confronted with. In 2021, the nu […]
二月 21, 2022
疫情肆虐近兩年,「隔離」兩字成為熱門字眼。 口罩下的生活,的確隔絕了不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忽略了每個社區角落之中,各有需要的社群。 「鄰舍」不局限於人,更加包含周遭環境與動物。不把自己隔 […]
二月 21, 2022
//【070期 慢行 · 空間】 分域碼頭在十九世紀末原是私人碼頭,到五十年代發展成海軍碼頭,高峰時期一度招待過五千名來自英、美等地的海軍人員。隨著訪港軍艦和水兵的人數逐漸減少,碼頭轉型 […]
二月 18, 2022
//【070期 在地 · 空間】 拿起塑膠樽喝飲料的當刻,有沒有想過它往後的去向?或許你會隨手把空樽丟進垃圾桶……但原來,它們也可以被「重塑」⸺透過一連串加工,成為再造用品 […]
二月 18, 2022
二月 18, 2022
二月 18, 2022
//【70期 小店 · 空間】 回想一下,我們到底有多久沒有認真看完一本書?在電子產品、影像娛樂的誘惑日增的時代,香港卻仍有熱愛閱讀的年輕人,秉持獨特理念,在荃灣一個工廈單位開辦「一瓢書 […]
二月 18, 2022
//【070期 收藏 · 空間】 碗是家中必備的日常生活用品,相信大家都不會認為這可以有何特別收藏價值,甚至更成為了聖誕交換禮物最不想收到的頭號禮物之一。這從我家人手中傳下來的碗卻別具意義,雖並不是古 […]
二月 18, 2022
//【070期 收藏 · 空間】 人心善變,往日所珍愛的,在某年某日回想起來也只是虛無。 還記得扭蛋貼紙裡的閃粉貼紙?當初被我們視如珍寶般收藏,打開蛋盒的瞬間讓我們眼睛閃閃發光,即使是朋友喜歡的款式, […]
二月 18, 2022
二月 18, 2022
//【070期 好文青 · 空間】 位於灣仔文創集中地富德樓的「1999 Art Space」,結合藝術空間及商店,將藝術商品融入展覽。創辦人Chino是一位畫家,大學修讀設計及藝術,目 […]
二月 18, 2022
二月 18, 2022
//【070期 放綠 · 空間】 疫情趨之不散,旅遊限制一再加嚴;假期時分,愈來愈多人喜歡到郊外一走,逃離口罩悶氣,一嚐草木花香。凡是有足跡的地方,就容易留下痕跡,避疫往往釀成山林災難, […]
二月 18, 2022
//【070期 FEATURE】 「小時候人們住在公屋,都是打開門讓家人和鄰居通屋走,但現代人卻會對人『落閘』,對動物的心態也是如此;希望人類可以帶一份同理心,尊重不同的生 […]
二月 18, 2022
二月 18, 2022
//【070期 FEATURE】 「鄰舍的定義其實不限於自己居住的地方,一個你常常出入、經過的地方,那裡的人都可以成為你的鄰舍。」 — 針織塗鴉藝術家、「La Belle Époque」 […]
二月 18, 2022
//【070期 FEATURE】 「年輕人生活豐富, 但有時都想分享自己擁有的給別人, 讓他們一同感受到快樂和幸福。」 — 洪水橋青年空間「鄰舍隊」義工 Coey 「服務長 […]
十二月 17, 2021
好生活,青年有選擇嗎? 在同一社區以至屋簷下,「共」(co-)概念,帶來了許多好生活提案。 從共居到共享資源,青年宿舍PH2的青年,重新演繹「好生活」的可能——以「共」概念,從同一居住空間延伸至社區, […]
十二月 17, 2021
//【069期 放綠 · 空間】 有沒有想過,粟米、蕃茄、芫荽等天然的食材,都可以變成一杯美味的雪糕?位於北角的一間雪糕咖啡店「野草」雖然外表看來不過是一少女風的打卡熱點,但店長夫婦不僅 […]
十二月 17, 2021
//【069期插畫】 空間(英語:space)有好多複雜的定義,大家最能理解的可能是指「可以看見或可以想像,並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在這裡的空間,多了一個定義—快樂的生活都是一同創造的 […]
十二月 17, 2021
//【069期 好文青 · 空間】 有言文青的入門必備,是一部菲林相機及一杯 「dirty」,周末更會以一身文青打扮,遊走於大南街的咖啡店。而這裡—「菲來啡去」,正是一間結合咖啡和菲林兩 […]
十二月 17, 2021
//【069期 社區 · 空間】 「嚟睇吓、揀吓啦!」在此起彼落的叫賣聲中,「老土嘢」這個空間麻雀雖小,卻有著來自不同社區的生活小物,將香港社區濃縮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在 […]
十二月 17, 2021
//【069期 收藏 · 空間】 某個清涼的夜晚,桌上一角閃爍著微微燭光。隨著火苗被風吹動得左右搖晃,微香瀰漫開來,填滿室內每個角落。我喜歡收藏香氛蠟燭。一抹暖黃色的燭光,不但溫暖有情調,亦是調劑心情 […]
十二月 17, 2021
//【069期 收藏 · 空間】 桌上形形色色的化妝品包裝盒,是我成人禮的參與者,它們伴隨著我漫步於尋覓自己以及追求美好的路途之上。 我還記得那些時刻:我對著鏡子細細端詳自己的五官,然後沾上些許粉底液 […]
十二月 17, 2021
//【069期 喜動 · 空間】 相信曲棍球運動對大眾而並不陌生,但原來除了草地及冰面可作運動場地之外,水底亦可化身「曲棍球場」,在水下馳騁追逐,與團隊合作力爭入球。 「水 […]
十二月 17, 2021
//【69期 小店 · 空間】 年齡不是絆腳石 位於上環的古物店「勇利行」,售賣的貨品或許與時代脫節或不算值錢,但這裡的物品均帶有歷史價值及意義,看見它們總能溫故知新。文化歷史是一個進程 […]
十二月 17, 2021
//【069期 慢行 · 空間】 已踏遍萬里路,不妨重遊歷史舊地,細看前人足跡,回到十九世紀末的香港,一探這片土地的過去。位於中環的孫中山歷史徑將這段歷史凍結,讓我們透過歷史文物徑及展廳 […]
十二月 17, 2021
//【069期 手作 · 空間】 大家去旅行買特色紀念品,又可曾了解過它們的故事?文化體驗工作坊「TravelFa」帶著世界各地的傳統手工藝和文化故事,讓無法出國的大家跳出框框,從手工藝認識各國文化、 […]
十二月 17, 2021
//【069期 在地 · 空間】 在香港人忙於出外遊玩的星期六下午,天水圍一個小小公園的長椅上,靜靜圍坐了一班穿著青綠色制服的中年人士。他們手上拿著一個微溫的塑膠飯盒,大口 […]
十二月 17, 2021
//【069期 FEATURE】 「每個地區都有需要幫助的人,或許只是與住所一街之隔。 你幫我、我幫你,這種互助是好生活的必備元素。」 —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宿舍PH2租戶 […]
十二月 17, 2021
//【069期 FEATURE】 「搬出來帶給我一份勇氣、一個新的視角去接受挑戰— 我們毋須擔心或害怕嘗試新事物, 只要你踏出第一步, 自然有方法解決。」 — 咖啡師、「B […]
十二月 17, 2021
十二月 17, 2021
十二月 16, 2021
//vol.13-4 Overview The benefits of sport for youth go far beyond healthy physical developmen […]
十二月 16, 2021
//vol.13-4 Youth and coaches speak Many children who are involved in either team or in […]
十二月 16, 2021
//vol.13-4 Perspectives Hong Kong’s men’s windsurfing representative at the 1996 Games, Sam W […]
十二月 16, 2021
//vol.13-4 Interviews Judy Kong Ka-wai, Chief Executive of the InspiringHK Sports Foundation, […]
十二月 16, 2021
//vol.13-4 Interviews Founded in 1987 by a small group of Eurasian and local Chinese includin […]
十二月 16, 2021
//vol.13-4 Perspectives I left school when I was 19. I used to skip classes at school and got […]
十二月 16, 2021
//vol.13-4 Overview Jennifer has two girls aged 8 and 10 I don’t want my children doin […]
十二月 16, 2021
//vol.13-4 Perspectives A shorter version of the article appears in the printed version of Youth Hon […]
十月 29, 2021
//【068期 收藏 · 空間】 在收藏玩具的路上,總會聽到不少不理解的聲音。這些聲音並沒有阻止我對其的熱愛,反而可更堅定告訴大家我喜歡的緣由。 我喜歡看卡通,買玩具是最直接的支持方式。其次,玩具還原 […]
十月 29, 2021
//【068期 收藏 · 空間】 成年後總離不開酒精的參與。在林林總總的酒裡,我唯獨鍾情於手工啤酒。除了獨特的味道,更吸引我的是印在酒樽上琳琅滿目、設計精美、新潮有趣的貼紙,眼球總無法從酒樽身上離開, […]
十月 29, 2021
//【068期 好文青 · 空間】 隨著歲月流逝,有沒有發現自己失去甚麼?或者你有沒有收集物件的習慣?例如收藏歌手唱片、情書?我們習慣注入情愫及記憶在物件裡,為它們添上意義。可是,在長大 […]
十月 29, 2021
//【068期 放綠 · 空間】 當你決定不再循環使用「它」時,只要將「它」放入熱水浸泡和攪拌,「它」就會慢慢溶化,剩下的物質會像廁紙的殘渣浮於水面。由於殘渣本身不含毒素,對環境無害,所 […]
十月 29, 2021
//【068期 手作 · 空間】 當社會日益進步,不少傳統行業只能步向式微的道路,「手寫小巴牌」亦難逃這命運。然而,香港仍有一位師傅堅持製作,望把這門手藝傳承開去,他就是麥錦生師傅。 & […]
十月 29, 2021
//【068期 慢行 · 空間】 提起色彩斑斕的異國風情,浮現腦海的想必會有充滿熱氣球的土耳其或者浪漫的韓國。但原來在香港荃灣,有一個酷似日本地名的寮屋村落⸺光板田村,能讓我們去一次旅遊 […]
十月 29, 2021
//【068期 在地 · 空間】 步入社會後,我們學會把開心的、不滿的都隱藏在內心深處,不跟任何人分享。久而久之,我們變得不認識自己,迷失漆黑之中。登上舞台,給予我們一個機 […]
十月 29, 2021
十月 29, 2021
//【068期 喜動 · 空間】 當年Vivian選擇在大學時休學,Vivian歷經掙扎後決定重新回到單車隊,只因不想讓自己將來回首過去時感到後悔。「坦白講,遲幾年讀書我也 […]
十月 29, 2021
//【68期 小店 · 空間】 「同里舍」,一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裸買小店,由健康食物至生活用品應有盡有。創辦人Gel 希望透推動裸買,讓大家反思過往的消費習慣之餘,更想以 […]
十月 26, 2021
疫情瀰漫,全球旅遊業近乎停擺,港人留守在港未能出外旅行及交流之際,反而造就了本地深度遊的契機。 香港自開埠至今,從一個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大都會,當中盛載及匯聚豐富的人文風情和深厚的地道文化。 在繁忙的生 […]
十月 25, 2021
//【青年作家大招募計劃】入圍名單 多謝「青年作家大招募計劃」參加者們的踴躍支持! 評審們終於選出十七份入圍作品! 以下是入圍準作者:(排名不分前後) 車建婷 盧嘉傑 陳釗傑 蕭樂恩 黄緯倫 李卓楹 […]
十月 20, 2021
十月 20, 2021
//【068期 FEATURE】 「每道痕跡都有故事,趁老店、老闆還在,不妨把握機會,親身感受這些傳統工藝, 用心去看,感受當中的溫度。這些交流與互動,可以成為生活中的小確 […]
十月 20, 2021
十月 20, 2021
//【068期 FEATURE】 「多看一點這個世界,可能是旅行,可能是看書, 只要認識多了, 回望自己的成長地時, 就會有不一樣的反思,或者會明白更多珍貴的地方。」 […]
十月 18, 2021
提升創意思維 ‧ 享受寫作樂趣 全港即興創意寫作比賽2021-2022 現正接受報名! 由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支持及語文基金撥款,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全港即興創意寫作比賽2021-202 […]
十月 18, 2021
營造校園寫作風氣 ‧ 成就青年作家夢 校園作家大招募計劃2021-2022 現正接受報名! 香港青年協會一向致力推廣青年閱讀及創作,多年來出版多元系列的專業叢書。為了鼓勵青年發揮寫作才能,透過文字表達 […]
九月 28, 2021
//vol.13-3 Perspectives For all those months, we had stay indoors and go nowhere with no huma […]
九月 28, 2021
//vol.13-3 Interview Young childhood is a time of quick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so adaptatio […]
九月 28, 2021
//vol.13-3 Insight: secondary school Converting to online learning and managing face-to-face […]
九月 28, 2021
//vol.13-3 Insight: secondary school The school adopted a mixed mode of teaching but face-to- […]
九月 28, 2021
//vol.13-3 Youth speak Sesame has left Hong Kong to do an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course Tha […]
九月 28, 2021
//vol.13-3 Youth speak Christian, 8-year-old government-aided school student More than anythi […]
九月 28, 2021
//vol.13-3 Insight: primary school “When I get back to face-to-face teaching, my very first f […]
九月 28, 2021
//vol.13-3 Insight: primary school Face-to-face classes resumed in September on a half-day ba […]
九月 28, 2021
//vol.13-3 Overview After more than a year of pandemic-induced stress, isolation and anxiety, few pe […]
九月 24, 2021
由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支持及語文基金撥款,香港青年協會專業叢書統籌組於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舉辦第二屆「全港即興創意寫作比賽」(小學組 / 中學組),讓學生發揮團隊創意、愉快地提 […]
九月 7, 2021
2020-2021年度計劃舉辦了六場寫作訓練工作坊,邀請作家及專家擔任導師,包括陳子謙博士、方舒眉女士、古永信先生、可洛先生、周淑屏女士和黃怡女士,分享創意寫作技巧。 中學組 寫作工作坊一 主題:想像 […]
九月 7, 2021
2019-2020年度計劃邀請了兒童文學作家鄭子遴、作家劉綺華、小說及專欄作家唐希文及香港浸會大學助理教授唐睿博士,擔任一系列創意寫作工作坊導師。入圍隊伍在導師指導下完成課後小組習作,作為賽前練習。導 […]
九月 7, 2021
「校園作家大招募計劃2020-2021」於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舉辦三場寫作工作坊,邀請了《字花》編輯李昭駿先生、中學教師游欣妮女士和作家徐焯賢先生,針對學員不同階段的寫作需要提供指導,引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