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築夢:EONIQ創辦人Quinn的香港製錶路

//【090期 藝文 · 空間】

 

七十年代後期,香港製跳字錶的出口佔香港手錶總數的七成,更躍升為全球產量第一的地區。如今,香港鐘錶業被視為夕陽行業。慶幸的是,在夕陽的餘暉下,仍有人為著做好「香港製造」的鐘錶而默默耕耘。

「我覺得可惜嘅係香港長期做人哋嘅螺絲批。」

首個推出香港製鏤空機械機芯的品牌EONIQ的創辦人Quinn如是說。香港的鐘錶業發展源遠流長,可惜香港一直沒有商品具有正式文件證明由香港製作機械錶機芯並出口。

 

 

Quinn出生香港,於史丹福大學機械工程碩士畢業,曾任職於著名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後來回流香港在鐘錶業創業。自小熱愛鐘錶工藝的Quinn,在機緣之下便創立EONIQ,製造香港製機械機芯並出口售賣。

「不同時代出產的錶,代表記錄了當下時代發生了甚麼。」

「機械錶本身都有記憶載體嘅作用,因為佢將一個時間發生嘅事,用一個實質產物嘅方法記錄低,當你望到呢隻錶,你會記得嗰陣發生過嘅事。」Quinn自小好奇機械錶的運作。藉著興趣,Quinn在大學讀工程學系時已經幫朋友組裝錶。隨後Quinn大學畢業工作後,一次與朋友聊天激發了他在香港鐘錶業創業的想法。

「創業困難,從事香港製錶業更難」

當Quinn打算創業時,他問了許多從事鐘錶業的前輩,但卻發現沒有人具備管理機械錶機芯生產線的經驗。加上歷史原因,自八十年代,香港廠商逐漸轉移生產綫到內地。Quinn一開始對如何為自家品牌機械錶作品質檢驗一頭霧水,全是摸石頭過河,見步行步。

「這片彈丸之地被批評容不下匠人精神。」

「好欣賞一啲做craft做到完全唔使思考錢,只係思考點樣將作品做到極致完美嘅人。因為呢樣嘢喺香港,喺呢個時代好難生存。」Quinn認為隨時代變遷,一個品牌要在市場上打響名堂,營銷手法的重要性遠超產品質素本身。再者,在香港人工貴,租金更貴。單憑一顆熾熱的心,難以將興趣變成穩定職業;可當四顆熾熱的心聚首一店,又好像變得簡單了。

「世上無生意可以一個人做。我好幸運有個咁值得信任嘅團體,冇咗佢哋呢壇嘢做唔到。」EONIQ的核心團隊包括Quinn及兩位co-founder,還有其愛妻Rebecca。合作途中,他們偶爾會因各自執著之處而爭執,更曾經「喺觀塘嗌交嗌到對面街都聽到」。可他們吵架時矛頭從不指向對方,床頭吵架床尾和,隔天又變回並肩作戰的好拍檔了。

 

 

「當不成匠人,倒不如當隻打不死的蟑螂。」

「幾鍾意啲人形容香港人係曱甴。我哋唔係好靚仔,講嘢冇乜文化,最重要係,我哋呢班友係打唔死㗎。」Quinn笑說。EONIQ開業初期,幾位行內前輩並不看好當時還是個「𡃁仔」的Quinn,甚至斷言這家小店撐不過三個月。EONIQ的每位成員,就像機械錶中每一塊小零件一樣各司其職,才得以穩健地前行至今。如是者,時針滴答滴答向前走。

走著走著,店舖已渡過十年歲月。被問及未來會否嘗試再闖高峰,Quinn直言自己「做工藝做到好佛系」,並非走進取路線。談起未來發展方向,Quinn則認為自身鐘錶生涯已無憾,瀟灑地留下一句「做得幾耐得幾耐啦」。

 

EONIQ
FB:EONIQ
IG@eoniqdesign

 

/ 111% Production Team | Daphne.Helen.Ivy.Yoyo.小笑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