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地獄》配樂家,拉闊音樂無國界

//【087期 FEATURE】

(點擊以下連結)樂曲演奏:《度脫之舞》

087期〈青年 空間〉雜誌 //《破‧地獄》配樂家──朱芸編《度脫之舞》

 

(點擊以下連結)樂曲演奏:《遊十殿》

087期〈青年 空間〉雜誌 //《破‧地獄》配樂家──朱芸編《遊十殿》

 

聽到「朱芸編」這個名字,你未必聯想到他的容貌,但你可能曾在紅館欣賞過他激昂的二胡演出,或在看電影時為他創作的配樂落淚。

其實朱芸編自7歲接觸二胡起,早已在大大小小的本地和國際賽事拉出名堂,甚至獲得「二胡神童」的封號。他的演出經驗豐富,琴音遍及英國、美國、荷蘭、日本、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在電影銀幕上,《破‧地獄》、《白日之下》、《哪吒之魔童降世》、《悟空傳》的配樂亦出自他手。去年從英國回港發展的朱芸編,盼以音樂道出更多我城故事,帶香港文化走入世界。

 

 

在國際舞台亮相

爸爸是二胡演奏家朱道忠,朱芸編7歲已愛上二胡—只有兩條弦線,音色卻變化多端,既可明亮又可沉鬱。「兒時不懂分辨甚麼演奏風格,只知道那首歌讓我興奮或悲傷,覺得二胡能夠拉出多種風格很神奇,便會想自己能不能做到呢?」充滿好奇心的朱芸編,趁爸爸上班時把掛在牆上的二胡都偷偷摸了一遍,甚至模仿Hi-Fi的樂曲拉起琴弦。他發現手指按壓弦線的不同位置,能奏出不同音階,非常有趣,「二胡沒有指板,除了上下移動改變音調,更可以按壓弦線,使操控更立體,擁有更大自由度,就好像控制聲帶唱歌。」

要學好一件樂器,朱芸編認為勤力比天分重要,而練習的動力往往來自好奇心,「當你對一樣事物感興趣,便會自動自覺投入其中。」感受到兒子對二胡的濃厚興趣,爸爸從初時反對朱芸編接觸二胡,開始認真教導他拉奏技巧。學習樂器以拉練習曲最為苦悶,為提高朱芸編的動力,爸爸要求他必須先完成練習曲,才可以拉喜歡的樂曲,就像打機一樣闖關,為朱芸編帶來滿足感。爸爸亦會在暑假帶他到上海、北京,以至東南亞和歐洲學習不同的演奏風格,感受當地文化,為他日後成為創作者鋪路。

朱芸編自小已展現出過人的才華和天分,是音樂比賽的常客,11歲時便在香港校際音樂節的二胡、板胡及高胡深造組取得冠軍,更於同年在英國威爾斯靈閣嶺國際音樂節,從53個國家選手中得到民族音樂組總冠軍。從本地競賽走到國際賽事,讓他感受到與亞洲截然不同的比賽氣氛,「當時我最開心不是在台上演奏,而是各人在更衣室換上民族服裝時,當我隨手拉起Monti的《查爾達斯》,竟然有選手吹起愛爾蘭長笛加入。」當世界各地的選手聚首一堂,音樂就是大家的共同語言,原本互不相識的樂手即興合奏,打破了文化和樂器的界限。將名次拋諸腦後的朱芸編在宣布冠軍的一刻,早已走到場外玩起路邊的碎石。在他心目中,獲獎所帶來的快樂,遠不及與其他樂手交流來得難忘。

 

 

拉出中西的橋樑

賽場上戰無不勝,朱芸編的音樂之路猶如命中注定,但其實這條路上曾出現過分叉口。在大學選科時,他曾在「法律」和「音樂」之中抉擇。一面是現實,一面是理想,深思過後,他最終選擇了到英國修讀西方音樂學和作曲。前行的決心不再動搖,可現實的擔子仍壓在他肩上。為解決碩士學費,朱芸編申請了媲美美國奧斯卡的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BAFTA)的獎學金,經過重重面試,終於從上千名的申請者中突圍而出,得以延續音樂路。

能取得全額獎學金固然開心,但更難得的是學院安排了荷里活音樂總監Maggie Rodford擔任他的導師,給予他具啟發性的建議。「她告訴我,不要自己劃下音樂的文化界線,例如因為二胡是中國樂器,就只用在古裝戲中,應該把所有樂器都當作一種聲音,配合不同感覺使用。」導師的一番話開拓了朱芸編對生涯發展的想像,他不再執著自己是為電影、電視劇、遊戲或其他媒介創作,而是回歸音樂本身。

作為一位在英國留學的二胡演奏家,朱芸編「中西合璧」的背景讓他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演出經驗。在2015年,他代表BAFTA的學生為國家主席習近平伉儷和英國威廉王子伉儷演奏二胡,「初時我以為他們會在台下聽,但原來我要在他們面前為揭幕一刻演奏音樂。他們後來前來與我握手閒聊,威廉王子很親民,對我手上的二胡甚是好奇;習主席則勉勵我透過二胡將中國文化弘揚開去。那些在電視上才會見到的人物活生生在對我說話,是很有趣的經歷。」

能獲邀在重要場合演出,是對朱芸編才華的肯定,他亦相當享受與聽眾交流互動的過程。留學期間他曾在歐洲街頭賣藝,近距離的接觸,讓表演者和聽眾更容易傳遞彼此的情緒,他從中感受到與香港不一樣的熱情,「當你拉一些很groovy的樂曲,聽眾會情不自禁跟隨你的節奏跳舞或合唱。當下不止我是表演者,每一位都是表演者,大家在同一個氣氛中做同一件事的感覺好正。」

 

「我相信音樂無國界,二胡不止是中國樂器,你想透過音樂傳遞的想法,絕不會受樂器所限。」

── 朱芸編 配樂家、二胡演奏家

 

用音樂傳遞意念

在台上演奏二胡的朱芸編自然是獻出百二分的熱情,在台下他同樣醉心音樂創作。好的電影配樂能夠配合畫面烘托情緒,朱芸編近年積極參與港產片的原創曲製作。為保留音樂的真實情感,他堅持以真樂團錄音。去年為電影《白日之下》配樂,他「膽粗粗」向殿堂級的意大利錄音室Forum Studios Roma發出邀請,曾一度擔心不獲接納。幸好樂團受電影的理念觸動,願意參與項目,「他們提到,香港的問題其實世界各地都存在。悲劇會發生,人為因素背後可能是更深的制度問題。」

順利安排檔期後,朱芸編和導演簡君晉隨即起行到羅馬錄音,合作過程中亦獲益良多,「我們希望以浪漫唯美的音樂,反襯出劇情中的人性醜陋。電影表達的情感很細膩,不是片言隻語能夠形容,音樂上也要能夠呈現出如此複雜的情緒。意大利樂團以他們的文化背景和技巧,為樂曲昇華了不一樣的感覺。」

參與過多套電影與紀錄片作曲,朱芸編最喜歡的還是香港電影的項目,「因為香港電影描述的是我身邊發生的故事,那不止是一個工作、一個故事,而是我的人生。」他參與過的港產片皆道盡人生百態,從中他亦反思到自己作為一位音樂創作者,乃至一個人應該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在英國生活十年、在日本留學半年,感受過當地人對保育歷史文化的執著,讓朱芸編更愛惜本地文化。未來他希望能在富有歷史價值的場地,例如在躉船或舊樓天台舉辦主題音樂會,「我相信音樂無國界,二胡不止是中國樂器,你想透過音樂傳遞的想法,絕不會受樂器所限。」

 

 

朱芸編

FB:Wan Pin Chu – 朱芸編 
IG@wanpinchu

 

/ Text | 李心怡
/ Photo | 林霖.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