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期 FEATURE】
「香港的海好正,我總說它就像我們的後花園,包括地質公園這些自然環境,它們都是世界級的!我為甚麼不將這些作為題材,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呢?」
— 海岸生態插畫家(奇美)
我們在西貢的海邊等奇美,看她左一下、右一下地舞動船槳,腳下的紅色獨木舟飛快向岸靠近。她俐落下艇,反手將獨木舟拖至岸上,動作一氣呵成,一看便知是多年專業訓練的成果。很難將這個身手矯健的形象,和IG上一幅幅充滿童趣、卡通風格的插畫對應。她是獨木舟教練,也是生態插畫師;將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身分連接起來的,是奇美眼中的「香港後花園」——大海。
親民而療癒的「水上單車」
水上運動眾多,我們熟悉的就有游水、潛水、滑浪等,奇美覺得獨木舟格外不同—它親民、價錢低,到康文署或各大艇會就能租到,無需像潛水那樣不停修讀課程、不斷升級裝備。它限制少,不似騎馬要求體重,潛水要求心肺功能,滑浪又要求體力⋯⋯上到八十下到八歲,獨木舟是真正的老少咸宜。「它就像『水上單車』,是一種很自由的交通工具,也容易入門,可以帶你探索不同地方。有時壓力大,划它出去浸水,在海面上漂浮,那感覺真是很療癒。」奇美不自覺地微闔雙眼,似乎還在回味觸碰海洋的感覺。
重點就是毅力和耐力
奇美第一次接觸獨木舟是在小學,跟學校童軍團一起,學到3星就停了。長大後偶然見到一班同學曬出玩獨木舟的照片,潛藏在心底裡的熱情突然被點燃;加上主業做設計,總在趕工,長期處於壓力之下,全然失去自己生活。與獨木舟「由頭嚟過」,是奇美生活中的一個轉折點。「當我發現自己鍾意一項水上活動的時候,就會固定付出時間去訓練。一划出去就甚麼都不會想,甚麼都不用煩,真的很紓壓。」這一划,就是14、5年。從當年只知皮毛的艇友,變為考了牌的專業教練,奇美的性格也因獨木舟而改變。
以海洋出發的地理概念
請她為初學者推介入門路線,奇美熱情地伸手指向遠處講解:「近一點就去白沙洲。你看,離我們最近的那個小島叫洋洲,後面是橋咀,再後面是滘西。呀,看到前面那個菠蘿包了嗎?那裡是垃圾洲,旁邊還有一個大洲。初階的話,大概在這個範圍內划就好。如果想挑戰再遠一點的路線,就要去果洲群島,或是再外面的甕缸群島。」聽她熟稔地報出一連串「洲」和「島」,才發現人與人的地理概念何其不同——常人或許會提十八區;山友眼中則是山、林、道;到了玩水人這裡,一切以水域海島為基準。也不出奇,便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她愛海,自然心中眼中都是海。
讓更多的人認識這片海
奇美愛海,愛的是廣義上的海,不單是海面上下的景色,還有海洋的整體生態。「我很喜歡畫畫,剛開始創作的時候,還沒確定大方向。直到我在玩水的過程中突然意識到,香港的海好正,我總說它就像我們的後花園,包括地質公園這些自然環境,它們都是世界級的!我為甚麼不將這些作為題材,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呢?」比起多數人選擇的攝影,奇美更習慣於用畫筆記錄。「攝影的意義在於記錄當下,可能那一刻的光影很美,但插畫不同,尤其是infographic(資訊圖表),想表達資訊性的內容,插畫會更像解剖圖,可以詳細介紹,可以清楚解釋為何此刻會發生這件事。」
於是,奇美畫下許多獨木舟旅程中的獨特見聞,比如很多年前在滘西見過飛魚,突然在海面上繞着圈飛;再如從東龍回橋咀島的途中偶遇小鯊魚,當時一點都不怕,只覺得牠浮上浮下很可愛⋯⋯當然,想「普及」海洋生態知識,她需要畫的遠遠不止這些,奇美坦承「很多時候也會先確定好主題,之後找資料創作,甚至動筆前都真沒親身見過。反而是後來出海時,意外碰見很多之前畫過的生物!」這樣的經歷,不似純粹的巧合,倒像是她與海中生物互相奔赴的結果。
你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我想跟奇美多聊聊她如何與海洋互動,奇美有些驚訝:「互動?我出海本身已經是一種互動。」生態迷奇美很推崇眼看手勿動:「有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太多人忽略了!現在的『走近生態』變得很商業化,比如帶人看海星,卻不告知參與者不能摸牠。於是有些人不僅上手摸,還要拎起來,包括對珊瑚也是如此。真的不要這樣,會對生物和環境都造成破壞!」談及於此,奇美講了很多—她從不用防曬霜,因為太多化學成分,一旦落水接觸到海洋,就會危及水中生物;她也不能理解為何有些人會覺得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不關我事」,「還有人認為弄得髒亂也沒所謂,反正也有人幫忙收拾。更有甚者,看到別人做海岸清潔的時候,一邊對義工喊加油,一邊在他們面前丟垃圾⋯⋯哎呀真是好生氣!」
作為獨木舟教練,作為生態迷,又或者,只是作為一個愛這片海的人,奇美也常會帶一些海岸清潔班,用實際行動維護「後花園」。「我們需要的不光是言語式的教育,只一味強調你不可以如何,而是要讓人們知道,你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只有親手去做、親身體會過,才會有歸屬感,才知道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保護環境。」
「那妳覺得,香港的海洋保育和環境保護,這幾年有好轉嗎?」我問。「總可以再好一點的,再好一點。」奇美很認真地點頭道。
IG:leungkeimei
網站:https://www.leungkeimeistudio.com
/ Text | Miya
/ Photo | Nick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