舢舨上 感受生活的溫度

//【068期 FEATURE】

 

 

「人們要了解漁民生活文化,不能只得個估字,而是要去接觸,所以我在這裡能做到幾多,就盡力去做。」

   ─ 大澳文化協會主席 黃志泉

 

「有時出外工作,在巴士上總會覺得疲倦, 但一踏進大澳的土地,
就會覺得好舒服、好精神; 這是大澳給我的感覺。」

— 大澳居民、龍舟教練 樊教練

 

「一個地方,居民與環境之間的互動是生活,
在生活中組織出來的,
便是文化。」

— 大澳文化協會導賞及策劃人 Vincent

 

 

說香港故事,總會由小漁村開始說起。隨著時代變遷和發展,香港變成了繁華都會,漁村故事被一一收進歷史。位於大嶼山西北面的大澳,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漁村之一。由東涌坐接近一小時巴士來到大澳,時間彷彿回到那個樸實無華的年代—棚屋、舢舨、以至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龍舟遊涌,都仍可在2021年的大澳看得見、接觸得到。大澳文化協會主席、居民黃志泉形容,大澳是一個正在不斷改變的地方,幸運是改變速度比城市慢,才可透過展覽和導賞,將水鄉文化和大澳人的生活面貌保存起來。 在東方威尼斯的美名下,大澳是一條實在的小漁村,因著環海的地理環境而孕育出獨有的水鄉、漁村文化。黃志泉和樊教練都是土生土長的大澳人。出生於漁民家庭的志泉,現是大澳文化協會主席,而樊教練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舟遊涌」的龍舟教練;二人崗位雖不同,卻同樣在傳承大澳文化工作上佔有一席位。「有時出外工作,在巴士上總會覺得疲倦,但只要踏進大澳的土地,就會覺得好舒服、好精神,這是大澳給我的感覺。」正是這份回家的感覺,讓樊教練把大澳記掛在心頭。

 

與大自然連結 用貝殼留住最美風景

大澳人的生活與大自然有著緊密連繫。成長期間,樊教練不時到海邊扒沙白,遇到花紋好看的便會留下來收藏。後來,樊教練將貝殼加工,在貝殼內創作不同場景製成藝術品,當中也不乏大澳的風景。「不要太多電子東西,這些場景都是我30年前對大澳的想像。」以樹葉和木碎製作大澳人在過節時高掛的旗幟和舢舨,再親手填上顏色;一個來自大澳的貝殼,留住了樊教練心中最美麗的大澳。

2018年,超強烈颱風山竹襲港,大澳的生態亦受颱風影響,令沙白一度在大澳海岸絕跡,「一些你以為一定會有、成日都見到的東西,原來是可以突然消失的。」即使如此,樊教練仍不時出海觀察海岸情況,經過接近三年的恢復期,沙白終於漸漸回歸大澳。這次的「失而復得」,令樊教練更加珍惜大澳這片土地孕育的東西,他亦會駕船載青年出海體驗及認識扒沙白。

 

傳承龍舟遊涌傳統 讓年輕一代「回家」

除了沙白,在大澳陪伴樊教練成長的,還有一年一度的端午龍舟遊涌。樊教練說,對大澳人而言,端午節是繼清明節後最重大的節日,昔日每家每戶都會帶三至四人到龍舟上,一艘龍舟最多曾坐上80人。根據傳統,農曆五月初,大澳各個漁業行會成員會把19米長的龍舟由「龍廠」推到水上,並划到船廠維修船身,以準備作遊涌之用。其後,成員會划著龍舟到大澳不同廟宇進行「接神」儀式,接著再由龍舟拖著載有神像的小艇巡遊水道,沿途為水中的幽魂化衣,棚屋居民也會同時朝著巡遊的龍舟焚香拜祭,此儀式是為「遊涌」。龍舟遊涌至今已傳承了超過100年,至2011年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樊教練分享,由於爸爸和爺爺都有參與扒龍舟,自己便隨他們步伐學習划龍舟,並成為認可教練。樊教練說,隨著新一代大澳人遷到市區工作,每年端午節便成為了最多人「回家」的日子。「見到推龍出來的都是白了髮的老人,彷彿這件事要有65歲以上才能參與般,但其實他們勞心勞力,都只是想子孫回來、用儀式為大家求平安而已。」樊教練有感自己仍有魄力,希望幫忙傳承這份傳統和心意,讓在外打拼的人回家,因而才當上龍舟教練。「我自己還年輕,後生一代的就由我來傳承。」

 

闖蕩過後 才懂珍貴

傳統習俗可以令離開了的人回家,但對志泉而言,驅使他從外地回到簡樸的大澳的原因,卻是一份飲水思源的心。「我在這裡長大,出過去、比較過之後就會發現有些元素是外面找不到的,當自己學到一點東西時就想回來,保育自己族群。」出生於漁民家庭的志泉,中學時代於市區讀書,畢業後重回大澳開設自己的店,一邊畫畫、賣明信片,一邊接設計相關的工作。至1989年,志泉買了一張飛往歐洲的機票,背起背包便起行,一個人飛往歐洲流浪、見識世界。在歐洲的一年間,志泉曾經到訪過意大利,對比過東、西方威尼斯的差異,「當地人好有心為自己的文化添色彩,如果旅遊景點永遠都是只得商場就不會有特色……保育是很花力量的,如果有能力的人願意在這裡做一些小品,就可以令這裡的東西本土一點。」跟樊教練相反,志泉反而鼓勵青年多外出、見識世界,「有得著、再比較,才會知道甚麼最適合自己,好像我這樣,出過去,但最後終究還是會回來。」

志泉當上大澳文化協會主席,期望盡自己力量為大澳做點事。「大澳正在不斷轉變中,但變得比城市慢,希望在這個空間未消失前,將有價值的東西保存下來、將我生活經歷過的拿出來跟人分享,讓多些人認識到這個地方。」志泉認為,認識歷史文化不是放在一個地方讓人看就可以,而是要親身接觸,才能感受到一個地方的生活元素和細微的事,「要了解漁民生活文化,不是得個估字的。」志泉兼任島上導遊,不時帶著遊客、學生認識大澳, 「如只是口講搖櫓好得意,無親身體驗就會好像聽老人家講故仔,要有實際工具讓人觸摸到,才能真正與舊時的社會接觸到、連結到。」

 

文化源自生活 用心感受才有不一樣的體會

在志泉和樊教練以外,近年致力推廣及保存大澳文化的,還有一位來自城市的年輕人—Vincent。在科技大學主修電子工程學的Vincent,畢業後在國內廠房工作數年,那時的他對文化並沒有特別多的想法。直至一次,他在講座上聽到兩位台灣原住民蔡昇達、馬詠恩的分享,及後到了台灣原住民村落交流,啟發了他對文化的想像。「我們常常會問,甚麼是文化?當地原住民好簡單的,他們覺得生活就是文化;一個地方,居民與環境的互動是生活,當中組織出來的,便是文化。」

踏入大澳,認識到此地的人、事、物後,Vincent對傳承文化起了另一種想法,「要傳承文化不是要傳承一件物件,而是傳承正在用這個文化生活的人,這是來到大澳才理解到的事情。」

「大澳是一個令人好舒服、人與人很接近的地方,可以遇到這裡的人一起同行,是緣分來的。」Vincent認為,推廣一個地方的文化,不是計較在該地你得到了多少東西,「而是你有一樣東西得到了,就會覺得是值得的、值得繼續做下去的。」眼見近年愈來愈多遊客到訪大澳、參加文化活動,Vincent和志泉同樣希望到訪者能用心感受此地的溫度,抱著尊重、學習的心態認識一個地方,而非只為「打卡」。「到底要100個人來10次,還是1000人來1次並且『踩爆』個地方?如果可以讓那100個人慢慢地深度探索一個地方、令他自己都希望再來一次,件事才算值得!」

 

/ Text : Sammi
/ Photo : Nick Lui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