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飛輪 跳出框框

//【067期 喜動 · 空間】

 

 

甫踏入藍調燈光的室內飛輪場,整齊並列的飛輪已蓄勢待發,準備帶領參加者展開一段狂奔旅程。室內忽紅忽藍的燈光,隨著音樂節奏加快而閃動,車輪運轉得愈來愈快;燈光忽爾離場,腳踏上的雙腿終於慢了下來,內心在澎湃後掀起一片寧靜。

 

 

飛輪運轉 尋找屬於自己的節奏

飛輪運動(Spinning)表面上只是室內單車,實際上卻是透過不同姿勢、飛輪阻力和速度配合的有氧運動。飛輪運動導師Jacqui和Ivan,在香港目前唯一一間結合飛輪運動和情緒健康的機構One Ten Charity Foundation任教,他們不約而同指出,即使初學者未能跟上節奏,也必然能享受其中。

開始飛輪運動之先,參加者要換上鞋底有卡位的硬底鞋,確保鞋能夠安全扣在飛輪腳踏上。車身上有一個紅色阻力調節器,參加者可按導師指示,並因應自己的能力調整飛輪阻力,增加運動強度。運動期間,導師會加入上身動作,例如向下壓、交叉手,讓身體融入音樂之中,按拍子律動。Ivan憶述初嘗飛輪運動後筋疲力盡,卻深受這項運動所吸引,因為其動作變化多端,他找到樂趣的同時又能鍛鍊身體。飛輪運動並非競爭性運動,昏暗的室內環境讓參加者專注在自己身上,尋找自己的節奏。

 

於身於心 增添生活色彩

有感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日常累積種種情緒無處釋放,Ivan及Jacqui希望始將心理健康融入飛輪運動,鼓勵青少年正視情緒。Ivan認為相比打籃球、跑步等一般運動,飛輪運動的導師有更多空間引導參加者,回想沉澱在心底的情緒,導師以鼓勵性說話和陪伴帶領參加者在飛輪運動中超越自身極限,讓這份跨越難關的成功感伴隨參加者走出室內飛輪場,樂觀面對現實生活。Ivan眼見參加者嘗試飛輪運動後狀態的轉變最為深刻,「他們走出飛輪場第一個感受不是辛苦,而是很滿足,釋放了自己。有參加者在運動期間心生感觸落淚,完結後互相給予對方擁抱,這是很深刻的。」

Jacqui在朋友邀請下接觸飛輪運動,就覺得找到了「Mr.Right」,她深感在跟著社會規範走的生活中,第一次找到自己熱衷的事情。大學畢業後,Jacqui就立志成為導師,將正能量傳遞給其他人,以生命影響生命。她曾經在蘭桂坊工作,當時的她常常接觸煙酒,沉醉於日夜顛倒的生活。「如果我在上課前吸煙,到運動時就會很辛苦,所以我養成了上課前不吸煙的習慣,到後來下課後也不會吸煙,漸漸就戒了煙。」Jacqui的父母起初並不支持她參加飛輪運動,覺得她只是「玩玩下」,後來父母觀察到Jacqui的生活習慣有所改變,便樂見她完全投入在飛輪運動中,「上年我第一次問他們,會不會為我感到驕傲,他們說很驕傲。」

 

散播飛輪種子 盼年輕人飛出框框

外國流行飛輪運動已久,但在香港還在起步階段,推廣上有一定挑戰。Ivan坦言單憑一臂之力難以接觸到社會不同層面,盼望日後能夠邀請更多年輕人嘗試飛輪運動,以朋輩的力量宣揚開去。另一方面,香港人容易擔心飛輪運動有很高的體力要求,對此有既定印象,不敢踏出第一步嘗試。他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在校園推廣飛輪運動,增加年輕人對此運動的認識和參加意欲,同時在缺乏資源的社會上,教導年輕人面對自身情緒,為市場提供多一個選擇。訪問來到尾聲,Jacqui寄語年輕人「飛出自己的框框,放膽接受世上的新事物。」

 

Instagram:weareoneten

 

/107%Production Team : Carman・Carmen・Codie・Eu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