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期 喜動 · 空間】
左手緊緊握著顏色石塊,右手伸展至抱石牆的另一塊把手,經過一番攀爬和腳踏,挑戰者才能看到攀頂的終點。室內抱石是一項攀爬運動,雖然體力要求比傳統攀岩低,卻同樣考驗挑戰者的體能和反應。
逐步抱石 逐步攀頂
室內抱石是一種攀登項目,和領攀和頂繩攀登同屬運動攀登。曾經是香港運動攀登集訓隊成員、參加過不少抱石比賽的曾渤朗(阿朗),當初在2015年加入大學攀石學會後,開始接觸攀登運動。現在他與其他抱石愛好者合作創業,成立室內抱石場「Campus Climbing」。
一般室內抱石牆大約四至五米高,斜度愈大的抱石牆挑戰性愈大。人工牆上滿布顏色石塊,牆下鋪有保護軟墊。抱石無須用上繩索或安全帶,挑戰者即場租用攀岩鞋即可攀爬。每場室內抱石挑戰都以路線區分,設定起步點後,挑戰者可用雙手捉住牆上的起步石塊,雙腳離開軟墊便算做好起步動作。攀爬期間,挑戰路線一般以顏色區分。挑戰者只能使用指定顏色的石塊支撐發力,手握或腳踏其他顏色的石塊都算犯規。直至挑戰者雙手捉住完成點,即是最高的石塊,才算挑戰成功。
易學難精 挑戰體力與反應
雖然抱石比起室外攀岩、頂繩攀登更容易入門,阿朗強調這項運動是易學難精。抱石是一項非常全面、運用到各種體力和技巧的運動。想挑戰不同類型的抱石路線,挑戰者的柔韌度、肌力、平衡力和身體協調都要配合。「細塊的石頭考驗挑戰者手指尖的運用,大塊的石頭則要用上掌心和手腕。踩上細石需要高平衡力,攀爬斜度大的斜坡則需要肌力。」鍛鍊好各方面的體能,才有條件挑戰不同抱石路線。
除此之外,抱石亦講求挑戰者的應變能力。阿朗解釋,一般正式抱石比賽以速度和路線完成率分高下,選手需在幾分鐘內成功攀頂。選手的體力和攀爬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事前規劃和應變能力。攀爬過程分秒必爭,面對從未挑戰過的抱石牆,選手的路線分析不容有錯。一旦做錯決定、左右腳踏錯一步便會偏離最理想的攀頂路線,因而不能完成挑戰。對阿朗而言,每次抱石都是拆解路線的反應挑戰。
攀頂恍如打機破關 燃起挑戰新關卡的熱誠
抱石的特點正是介乎做到和做不到的挑戰,亦是阿朗認為這項運動最大的吸引之處。在沒有繩索和安全帶的保護下,攀上高處看似危險,令人難以跨出第一步。然而,這項運動正正要求挑戰者克服恐懼。「抱石的挑戰性和危機感都很高。正因如此,攀頂後才有成功感。」踏出第一步、踩上第一塊石後,原先看似不可能的登頂挑戰,最終其實不難做到。
阿朗形容,拆解新路線的刺激感就如玩電腦遊戲破關。「抱石的挑戰和打機破關一樣。就算在同一個遊戲場景,每次發生和經歷的都不同。」即使面對一樣的抱石牆,挑戰者每次可以嘗試不同路線,也可以和其他挑戰者一同研究新方法攻頂。雖然抱石的高難度令不少人對這項運動卻步,阿朗卻認為具挑戰性的抱石路線才最有趣。他笑言,「太簡單的運動一定無趣,要做無難度的運動不如行樓梯!」不斷挑戰新路線才能帶來新鮮和刺激感,也令阿朗保持對抱石的熱誠。
在很多人眼中,運動可能只流於興趣,甚少有人會發展為事業。大學畢業後,阿朗與志同道合的好友成立抱石小館,自設場地凝聚抱石愛好者。除了透過抱石場推廣這項運動,阿朗亦希望抱石小館能成為朋友的聚腳地。於他而言,抱石是一項用以聯繫關係和友誼的運動。他喜歡和顧客打成一片,也希望抱石小館能成為讓人紓壓的空間,抱石抱出好心情。
Instagram:campusclimbing_hk
/107%Production Team : Britney・Evelyn・Mandy・Ta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