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眼鏡 換位思考

//【064期 FEATURE】

 

 

「我們對著家人往往最容易忽略了同理心,認為不說出口,大家都會明白,
事實不然。同理心就好像戴眼鏡一樣,戴上不同眼鏡了解不同人所看到的事物,
切身感受對方的狀況,才能一起同行。」

   ─  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    韓曄姑娘

 

 

世上最了解你的可能不是你的家人,愈是至親,關係反而愈見疏離?年輕人與父母的關係親密與否,其中建基於日常生活的溝通交流。兩代意見分歧難免發生,矛盾逐一浮面,為避免繼續爭執、進一步破壞家庭和諧,不少人或選擇拒絕溝通,而非嘗試理解彼此。疫情下更多時間留在家中,同一屋簷下,甚麼也不說、甚麼也不做,一切依舊,關係亦不會好轉。每一段與人相處的關係,最重要不是追求共鳴感或共同話題,而是一顆易地而處的心、一個換位思考的過程。同理心,正是影響每段關係好壞的關鍵所在。

 

 

 

發現與別不同
主動理解 學習賞識

Olivia育有兩名兒子,大仔好動活躍,細仔文靜內斂。丈夫長期在外工作,她亦要幫忙接應丈夫在香港的生意。Olivia一人既要打理公事,也要照顧家庭。回憶起與兒子的相處,她說最深刻的是她與大仔Daniel的關係轉變。現就讀大學四年級的Daniel,修讀環球經濟,偶爾會為父母的生意提出意見,甚至幫忙對外發展。看來如此孝順又懂事的Daniel,很難想像他以前是家裡的一個「燙手山芋」,與媽媽Olivia的關係曾一度陷入僵局。

小學時期,學校發現Daniel的專注力不足,經常跑來跑去,社工向Olivia反映兒子的在校情況,偶爾亦會收到家長投訴。「我以往的管教方式都是偏傳統、按上一代的做法。」她形容自己的心態是「我講你就要聽」,當時只按個人原則去教,她認為正確的事就應該要做。但Daniel總是不聽話,偏與她對著幹,不懂自動自覺做功課,又不會安靜坐著。起初她以為只是小孩子發脾氣、鬧彆扭,以為靠懲罰、靠罵就能令他安份點,但情況卻沒有改善。經診斷後方發現Daniel原來有過度活躍症、亞氏保加症及專注力不足。

得知Daniel有特殊教育需要,Olivia主動進行了一輪資料搜集,又找醫生了解情況。若按一般診治方法,醫生建議以藥物治療,但她不想Daniel從小就要靠藥物控制,醫生卻指若不靠藥物,只在行為上幫他,不論在與人相處上,還是家庭關係上,雙方都會過得很辛苦。Olivia就這樣接下這個挑戰,這亦是母子關係惡劣的開始。

Daniel回憶起小時候自己經常鑽牛角尖,自問從小與媽媽的關係是親密的,卻慢慢在成長過程中產生代溝。他形容媽媽以前是很傳統的家長,對著自己很容易變得脾氣暴躁,Olivia形容雙方不相伯仲,衝突激烈起上來,兒子甚至會在家亂擲東西,從小二人的角力已經很厲害。

面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子,Olivia也是從零開始學習,起初未有深入認識,根本不知道要怎樣與兒子相處,於是一有專家講座她都會去聽,「我學習到一點很重要的,就是『賞識文化教育』,即要學習欣賞孩子。上一代很常放大孩子的缺點,想藉發惡來讓他改過,但面對這類患有症候群的孩子,愈是固執他愈不聽。」Olivia開始理解到,她要降低自己的要求、扭轉自己的心態。

 

 

「上一代很常放大孩子的缺點,大家要學習理解他們、欣賞他們。
作出改變從來不易,但站在對方角度想想,便能扭轉心態、作出改變。」

   ─  母親Olivia

 

「發現媽媽會理解我的需要,她會明白和支持自己。
一段關係能夠產生信任、互信,皆因我們願意理解對方。」

   ─  兒子、大學四年級生Daniel

 

 

最難原是改變
用鑰匙打開緊閉心門 互信贏得窩心擁抱

然而,要改變自己,從來都不是易事。「始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當更了解症候群,發現要改變自己時,原來很難做到。」Olivia坦言,最難的就是情緒控制,要如何紓緩自己的怒氣,時刻提醒著自己不能發火也不要激動。她描述自己會先壓住怒氣、紓緩自己,盡量令情緒不要高漲起來,不然只會再有衝突,然後想想兒子這樣做的原因,再想方法解決。「例如他大叫,其實是想引人注意,不應開口就罵他,反而要問他、聽他說,從中再了解他的反應和原因。」香港青年協會家長全動網社工韓曄姑娘,形容這個過程就像手執一串鑰匙,要用對了,才能打開溝通門,「同理心正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鑰匙,因為彼此理解,才能願意包容。」

Daniel談及媽媽的轉變,的確令他開始敝開心扉了。中五時Daniel意識到自己嚮往大學生活,開始想認真讀書,考好成績入大學,便想到要補習,沒想到當時媽媽一口答應。後來當他想再補多幾科,但發現支出很大時,媽媽只是簡單一句:「你去讀吧。」又再付錢讓他補習。「我從來不知道媽媽為了我是這麼願意花錢的,原來她也是真的了解我的需要,並且會用行動支持我,這令我很感動。」中六DSE放榜,Daniel考出意外的成績,他高興之餘,也不忘擁抱媽媽,感謝道:「幸好媽咪支持我,有大學讀啦!」

韓曄姑娘表示,只要多與年輕人溝通,不難發現他們其實也想做得更好。「當嘗試站在他們的角度給予支持,青年會思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如何改變現狀、改變後會有甚麼後果。」兩人關係由從前只會一味罵,到後來開始嘗試互相理解,Daniel逐漸打開心門,願意信任媽媽,當中全因一份同理心。「發現媽媽會理解我的需要,她會明白和支持自己。一段關係能夠產生信任、互信,皆因我們願意理解對方。」Daniel肯與Olivia溝通,而Olivia慢慢習慣留意兒子的行為反應,亦會繼續自我增值,在照顧細仔時,顯得更有經驗,可以好好相處溝通。

 

爭吵乃過程 愈親密愈要溝通

「近視的人所看的與其他人不同,總不能以一個正常視力的角度,指責近視者『無理由看不到』。就像視光師驗眼時,會嘗試為你測試不同度數的鏡片,配出適合的鏡片。戴上不同眼鏡了解不同人所看到的事物,切身感受他的狀況,才能與他同行。」處理過無數親子衝突個案的韓曄姑娘,將同理心比喻成戴眼鏡,而要調解親子衝突,並非一個人就可以改變現狀,「親子關係是互動的。」韓曄姑娘表示,Olivia的親身經歷,成為許多家長的幫助與祝福。「看著外表斯文,說話不慍不火的Oliva,很難想像以前的她,與兒子相處會時刻上火。向前踏出一步很重要,要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培養同理心,嘗試理解對方。」

韓曄姑娘直言,同理心不是說學一個技術如此簡單,「而是要在心理上,從生活中留意對方細微的舉動,是一生的學問。」父母要先做出模樣,再培育子女的同理心,讓他們也嘗試理解家長的心態與角度。父母所下的工夫,孩子都會一一放在眼內。Daniel也分享,當感受到媽媽開始理解與代入他的角色時,他會有被支持的感覺,會漸漸信任,才會願意同行。這種同行的溝通,對孩子有影響力。「

寧願嘈多幾句,都不要粒聲唔出,吵架也不外乎是一個溝通過程。」Daniel認為爭吵都是一種溝通方式,沉默太多,只會令家人之間有道牆。要有溝通,才知道彼此的看法,才能換位思考並加以理解。

  

 

 

「我們對著家人往往最容易忽略了同理心,認為不說出口,大家都會明白,事實不然。一家人更應說出口,相互溝通,才能明白和理解彼此。」韓曄姑娘分享,偶爾「磨一磨」手中同理心的鑰匙,多使用,彼此都習慣、學習去理解對方。只要在家庭關係上處理得好,對外與其他人相處時,也自然會習慣用同理心待人。

 

 

/ Text : Jannai
/ Photo:史角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