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地遠眺 最純粹的影像藝術

//【060期 好文青 · 空間】

 

「立於平地,遠眺近觀,重新凝視影像為何。」

平地映社成立於2014年。幾位成員在學時曾參與南方影展,與其他參展者交流,發現海外有不少人關注學生作品,而香港較少機會和平台分享學生作品,「可能只在畢業展播放一次就結束,令到有不少有創意、新銳的學生作品被埋沒,不如自己創立一個電影節。」八十後林森,執導過數部獨立短片,跟一班志同道合的年輕獨立電影製作者創辦平地映社。他提到當初成立映社的原因,除了希望映社作為推廣學生電影作品的平台,讓學生作品有更多機會獲欣賞外,也讓香港年輕影像創作者有一個聚腳點進行交流。映社透過有別於商業的放映模式,讓觀眾有新的觀賞體驗,同時亦會舉辦學界巡迴放映和青少年影像教育計劃,希望播下香港影像教育的種子。

貼地而不設限

「平地學生電影節」是平地映社的重點項目,過去六年一共舉辦過三屆。映社會先在網上徵集放映作品,然後由首輪映社成員評審作品,再由選片團投出作品。映社歡迎所有學生作品,包括中小學生,他們希望藉此鼓勵中小學生多創作。同時透過這個平台,讓他們可以互相交流和進步。其次,首屆電影節的選片評委是公開招募的,之後每次招募的評委也略有不同,例如曾參與過電影節的導演、義工等,聆聽不同聲音時也不斷改進。

電影節多在些藝術空間或社區裡放映,過程中發生了不少趣事。平地映社成員Zune說:「有次放映中途,有街坊在外邊看到影片,然後他就拿著啤酒進來,看了整個晚上。」又有次,主辦單位發現放映時有人在現場進行手語翻譯,才留意和認識到一些社會小眾的觀眾,不僅互相交流和分享,還促成之後的合作。林森又表示,他們選擇在社區空間播放影片,就是喜歡這種互動性。雖沒有影院裡的高規格器材和固定觀眾,但自由度十分大,而且經常遇上意料之外的驚喜,和不同人擦出火花。

在現實中尋找可能

作為一個非牟利團體,平地映社舉辦電影節和各種推廣活動都需要穩定的資金來源,無奈成員申請資助的過程波折不斷。藝術發展局是主要資助來源,但並非他們每年都成功申請資助。原本期盼每年一度的學生電影節,卻因為現實因素不能實現。「對藝團來說,要穩定發展就需要穩定資金。」林森直言政府的支援不足,但他們仍然爭取每一次的申請資助機會,也正籌備第四屆的電影節。

平地映社創造了讓不同界別和階層人士交流的機會。「與不同人的交流中,有時會帶來一些想像不到的東西。」正如平地映社成員Cyrus所言,映社的影響力就是創造更多可能性,突破商業框架,而且形成了新的人際網絡。除了繼續舉辦電影節之外,成員也繼續尋找國際交流機會,例如將日本、台灣和馬來西亞等地的學生作品帶進香港,同時將香港學生作品帶進國際舞台。

/106% production team:  Charis・Ellen・Chloe・2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