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期 FEATURE】

 


我們相信更生人士也可以成為一顆星, 通過自己的故事燃亮自己和他人,發放自己的光芒。

  ─  林仰珠  香港善導會「甦星」劇團監製

 

 

戲如人生,不只是一句流行語。早在20年前,社工林仰珠(珠姐)已積極發展戲劇教育,以真人真事改編成十多套舞台劇,希望讓更生人士發聲及發揮潛能,同時也讓大眾認識及接納更生人士。「外界常認為更生人士是受助者,但其實他們都可以自強,也有正向的一面。有些更生人士從沒踏足過舞台,又或者連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機會也沒有,我深信戲劇有教育功能,能夠幫助他們提升和發掘潛能。」

 

真人真事改編成戲劇
更生人士自信踏上舞台

甦星劇團於三年前成立,而在此之前,珠姐已帶領更生人士和社區義工,做過多場戲劇演出。她鼓勵機構轄下的服務中心轉介更生人士參與,鼓勵他們踏上舞台。只有一個人願意踏出第一步,其他尚在猶豫的同路人也許就能被感染。主角、閒角也好,開始嘗試、接觸,先打破心理關口,再慢慢培養興趣。「我好記得有一位服刑人士告訴我,除了在幼稚園被選中做過一個演出之外,在小學和中學階段已再沒上台,想不到現在居然在監獄得到表演機會。」

在那位服刑人士眼中,這機會快樂又諷刺,這番話亦令珠姐相當難忘。「他不覺得自己有這方面的才能,也不認為自己能站出來表演,很多更生人士只欠一個機會,而舞台正正給予他們一個機會。我相信他們都可以做一顆星星,發放自己的光芒。不但照耀自己,也照亮他人。通過自己的故事,讓外界了解,其實他們和普通人沒分別,只是多了一段獨特經歷而已。」入獄是一段跟常人不同的人生經歷,劇團名字「甦星」,由「更」、「生」、「星」組成,正正希望讓原來黯然無光的個人經歷,成為具有意義的生命,並喚起大眾反思。

 

進入過來人的世界
發現共通之處

演戲不單要熟記對白,代入角色的性格、習性亦是當中精髓。而往往在角色互換的過程中,演員可以跳出自我框框,了解不同角色的情緒和想法。如劇目《破繭天使》談女性吸毒者故事,《論盡我阿媽》則講為母心聲。「戲劇本身具備同理心,透過演繹不同角色,進入其生活圈子,你會開始認識和了解他們。當更生人士飾演母親,會反思以前自己怎樣傷害她,也能明白媽媽如何為孩子付出;當觀眾在觀看時,也能代入更生人士的生活,於是產生同理心,認識及接納他們。」

劇團除了更生人士,更有社區義工,由他們演過來人,演得傳神的背後,也代表著代入、包容與接納。 Helen是劇團的其中一位青年社區義工,加入甦星後,讓她由一開始的不了解,到通過互相溝通而增加彼此認識,「我也有家人是更生人士,但這個舞台讓我初次明白,每位過來人都有不同故事,以至他們都有不同性格和心態。」青年社區義工與更生人士同台演出,是共融的開始,他們不理會彼此的背景和過去,由零開始互相認識、相處和磨合。無論你是甚麼身分,在團內,沒有誰有特別待遇,也沒有特定規則,只需做好演員本份。「不需過份顧慮彼此的身分,也無需特意遷就。來到這裡,大家都是平等的,別戴有色眼鏡看待。」團內有「前大家姐」、「前大佬」,也有在職人士、青少年,即使在排練過程中偶有衝突,完騷後回看,也是一段成長經歷。「有滿足感之餘,彼此開始學會互相欣賞。」

與Helen合作無間,幾乎每場演出都有參與的阿生,是位過來人。他13歲加入黑社會,15歲離家出走,先後入獄兩次。因為媽媽的不離不棄、堅持寫信和探監,令他開始改變。阿生深切感受到更生人士的自卑心態,也明白他們為何不敢面對自己的過去,就連出獄後見工,也不敢談案底。「社會上的歧視,其實源於不理解。即使我們坐完監,找咗數,但社會或多或少都會有異樣眼光。唯有先面對自己的過去,才能面對世界。無可否認,入獄是個創傷,也沒了尊嚴,但要從低谷慢慢爬起;更生人士的身分不能洗走,我現在仍是,但我們都可以重新出發。」


 

一視同仁就是最大接納
讓戲劇成為連繫社會的媒介

阿生特別提到,能夠讓更生人士重新投入社會的動力,在於身邊人的對待。在這個劇團,一班青年義工就是他們的最大支柱,「坦白說,重走正途是困難的。但有人平等看待、同行,令我們更容易融入圈子。我們不需特別呵護,只需尊重。把我們當普通人,就是最大的接納。」一視同仁,尊重彼此的性格與生活模式,無需刻意迎合任何人。阿生透過一場場的演出建立自信,累積的經驗使他更願意踏上台,走到小學、中學巡迴演出,致力社區教育。「有時演戲時彷佛看到以前的自己,也會感動落淚。我看到戲劇的感染力,也能融合大家的世界。我曾邀請過摯友來看,他們都大受感動。」

每次演出,都是經歷。面對自我,感受生命故事。無論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總會有被觸動的一刻。道理、想法聽得多,但感同身受的一瞬,卻令人更難忘。令珠姐最深刻的,是數個被劇情觸動的演員。有媽媽因入獄跟女兒關係疏離,生活、相處都像隔著冰山,卻因一次演出而慢慢冰釋前嫌。「她鼓起勇氣叫女兒來看,大家各踏出一步。女兒進一步認識媽媽的才能,看到她的內心表達,母女間透過戲劇,促進了溝通。」有入獄25年與女兒分離的父親,演出自己的故事,因聽到劇中小演員的一聲「爸爸」而情緒爆發,這些直入心坎的觸動,正是整理和面對內在情緒的契機。

透過劇本,讓更生人士跟社會接軌,讓他們跟其他人有互相認識和了解的機會,正如過來人阿生所言,「戲劇之所以重要,除了發聲,更是了解。讓外界了解前因後果,並非別人口中的『死監躉』。」台上演出,台下感受,一起星光同行。

 

 

/ Text :  霆
/ Photo:林霖・甦星劇團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