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宿街頭 背後情由

//【053期 製作組 · 空間】

 

社區的一角住了一群露宿者,不少人以有色眼光看待他們,覺得他們航髒邋邊,神經質,或是「社會寄生蟲」等。現實中,是不是所有露宿者都是這樣?人稱「維園犀利哥」的香港人Simon Lee自2010年開始他的露宿生活,由中產身分變成露宿街頭,接近九年的流浪生活讓他體會良多

 

相同稱呼 背景故事不一

對「露宿者」這詞語,Simon覺得這只是代表一群在戶外生活的人。而每個露宿者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能用一個詞彙來概括所有在街頭生活的人。正如非露宿者,都有不一樣的性格,家庭背景,職業。露宿者和非露宿者最大的分別,是有居所和無居所。「露宿者有男有女,上至七八十歲,下至年輕人都有。」Simon說道。

成為露宿者的原因五花八門:窮得租不起單位,精神問題,家人關係惡劣。52歲的Simon,拿著大學學歷,曾當文職及開補習社,過著中產生活。他30歲離家,辭職後到澳門生活了13年後重回香港。從2010年至今,都是過著流浪無家的生活,加上花光儲蓄,於是選擇露宿。Simon分享,在他認識的露宿者當中,他們的背景各有不同。「有些來自日本卻逾期逗留;其中一位是渡輪水手,月入兩萬,因為大多數時間在船上睡覺便不需要租屋,才選擇露宿。」至於Simon,則是一名部落客(blogger),日常會拍攝短片記錄生活。

露宿者是群居還是獨處為多?Simon指,這要視乎露宿者本身的生活喜好。有些露宿者偏好獨居,有些則喜歡一群人生活。例如深水埗通州街天橋底,又或是在香港仔跑馬地的隧道,裡面住了一大群群居露宿者。那麼,一大群人生活還是獨處比較安全?Simon分享道:「香港治安比較好,並不像其他國家發生意外,例如日本曾經有人向露宿者放火,至於會否被人搶行李偷東西,則與群居或獨居無關。」

 

以臉書分享露宿者生活消除大眾偏見

有別於一般露宿者,製作組透過聯絡Simon的Facebook專頁約見採訪。設立專頁初期,他沒有和網民作任何互動。直至去年8月,臉書突然增加了2,000多個粉組,Simon便開始舉辦活動,例如是無家者導賞團,讓市民體會無家者的日常生活。

Simon的一天是這樣展開的:沒有工作的時候,他早上六點醒來,便去附近麥當勞梳洗。等到圖書館開門,便去圖書館上網。除了睡覺和吃東西,他大部分時間都會留在圖書館。因為沒有錢,這就是他唯一打發時間的方法。飲食方面,他需要靠別人接濟,還有自己撿他人吃剩的食物來維生。而有了blogger這份工作後,他會用公司給的攝影器材,記錄他的生活和看法。

大眾對露宿者最大的誤解,莫過於將「露宿者」與負面的事掛鉤,例如將床褥和紙皮箱霸佔街道,又或與吸毒,有精神問題的人劃上等號。事實上,也有露宿者圖書館看書上網。對露宿者的認識不夠全面,便會出現誤解。

在Simon眼中,比起以前的中產生活,現在是他心靈感到最富足的人生階段。他更會定期將自己被救助的錢,捐獻給其他窮人。面對被別人誤解,歧視的目光,露宿者或會感到難過,但Simon卻說:「這不會身體上傷害我,那便由他們怎樣看吧。」流浪逾十年生活,的確讓Simon更能體會到何謂人情世故。

如果社會大眾想認識和幫助露宿者,需要更深入地接觸露宿者。因為接觸,才可以真正了解他們。假如不接觸,不主動走上前理解,那麼大眾對露宿者的認知就會停留在表面。

 

 

/ 105% production team: Lily. Melody. Edith.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