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期 好文青 · 空間】

 

一天這麼悠長,有人會用計步器數著自己走了多少步,到底沿路走了幾千公里。但有沒有想過,一天之內,你的腳底踏過了多少個坑渠蓋?在剛過去的三至五月,有機構舉辦了「井蓋展」,以俗稱「坑渠蓋」的井蓋作主角,介紹井蓋種類及用途,以及講述它們誕生背後的故事,將上世紀鑄鐵業的面貌重現在公眾眼前。

 

 

小城裡有大故事,小小井蓋,也有著我們想像不到的大使命。

 

 

 

井蓋上的身分證

這次的「井蓋展」由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下稱CACHe)舉辦,在過去兩年,他們蒐集香港井蓋的資料,訪問了鑄造井蓋的本地鑄鐵廠、造木舖的師傅、水務署和煤氣公司的工程師,希望為這個香港歷史的見證人作記錄。是次展覽的項目主任梁耀成指,以「現代城市人的生活基本需要都在井蓋下」來概括井蓋的意義最貼切不過,皆因它提供了所有的電力、水和排污功能。在香港,我們每一個都擁有身分證,而每個井都不例外,井蓋上面刻有合約編號、政府部門、鑄造廠、重量等資訊,是它們的身分象徵。

展覽期間,每逢星期六更舉辦兩次導賞團,帶參觀者遊走西營盤尋寶,細看區內一些設計特別的井蓋,讓大眾了解街上不起眼的井蓋背後的故事,並透過它們的「身分證」探索城市發展的歷史痕跡。香港常見的井蓋圖案主要有兩種,圓形的是雨水渠,而正方形格子則為污水渠;井蓋上不同顏色的油漆亦有其特別意思,藍色是暫時停用的井蓋,紅色是代表食水,而黃色則是鹹水。

 

 

蓋下埋藏的「小歷史」

除了日常在博物館內展示的一段段「大歷史」,市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小歷史」,也是吸引市民了解對本地文化歷史的切入點。井蓋正正就是開啟這些「小歷史」大門的其中一個線索。井蓋外表並不搶眼,斑駁的蝕跡和刮痕跟混凝土地相輔相成,這全都是撐起繁華都市數十載的戰跡。

要鑄造一個井蓋毫不簡單,首先需要師傅製作木模,再交由鑄鐵廠進行砂鑄工序。70年代的鑄鐵業因大力發展大型基建而興盛,所有的井蓋均在本地鑄造。但隨著內地改革開放,成本大增令不少廠商紛紛搬至內地。結果時至今天,在港碩果僅存的本地鑄鐵廠只剩下三間。

當問及開展這次項目的靈感從何而來,原來其中一位團隊成員是攝影愛好者,井蓋是其中一個經常收錄在他鏡頭下的題材。因此,展館中央亦懸掛著數張由該位成員所拍的井蓋照,也有其他攝影迷偶然經過鑄鐵廠拍下的內部工作情況。另外,CACHe因經常舉辦歷史文化講座,與相關界別人士有密切交流,好奇之下細問,才發現井蓋背後也有值得探究的故事,促成了「井蓋展」的誕生。

 

 

 

被遺忘的枝節

在籌備過程中,梁耀成最喜歡的部分是收集「口述歷史」,走訪鑄鐵廠和訪問木模師傅使他獲益匪淺。他坦言:「鑄鐵廠師傅總會謙卑的覺得自己做的工作,只係很普通的一回事,沒有甚麼值得特別紀錄下來。」井蓋很多時候只是工程中的其中一個小枝節,即使翻查新聞報導和政府文件,內文提及有關井蓋的細節亦不多。「就好像用來製作井蓋的木模,師傅本來沒有特意留下模具作紀念,只是意外地餘下一個,才有機會讓大家看到。」在沒有任何實物、相片和書本的特別紀錄下,這些老行尊口中的故事變得更彌足珍貴。

我們總把世界大事都放在博物館內代代相傳,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大大小小的事物,卻沒有花心思留意。這些平凡無奇的生活軌跡,只落得寂寂無名,隨時光淡化流逝。不只是鑄鐵業,香港各行各業也有其值得發展和傳承的價值。「井蓋展」項目團隊想要展示的,不只是重構井蓋背後呈現的歷史走向,更重要的是,希望引領我們細心欣賞及留意平凡事物中的價值,重新認識香港這個家。

 

/ 104% production team:  Tessley.JoJo.Connie.Cher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