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期 FEATURE】



「每次分享自己的經歷, 都是一次對自己的鼓勵。」

  ─ 燊明 基督教得生團契導師

 

「這裡像一個沙漠裡的綠洲,很多人都在沙漠迷失方向,我犯過錯、迷失過,卻來到這綠洲,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穿過西貢麥理浩夫人渡假村的閘口,來到鳥語花香的北潭村,可是今天我們到訪的目的不是渡假,而是走進這個「綠洲」—得生團契福音戒毒中心,踏上燊明一段重新出發的旅程。

「流連忘返」的童年歲月

眼前只有18歲的燊明,年紀輕輕,經歷卻比許多人都不一樣。「自小五開始,因為與父母關係不好,經常離家出走,夜深仍流連公園、街頭,慢慢認識一班街童、黑社會,開始食煙飲酒,不愛回家。」如是者過了一年多的生活,直到中一下學期,他更乾脆每天逃學,加入黑社會。「冇錢去玩、食煙飲酒,於是問大佬『有冇嘢撈』,便開始販賣私煙。」 
13歲那年,燊明嚐了第一口毒品,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還記得當晚坐在樓梯口食煙,一個坐在我身旁正在吸食可卡因的朋友,他叫我試一口,我拒絕了兩次,第三次還是抵不住朋輩壓力嘗試了。一開始吸食份量較少,只是應酬式與朋友一起才吸食,後來吸得愈來愈多和頻密吸毒心癮變得很大,感覺『冇咗唔得』,好想繼續追求,可是又沒有錢買毒品。於是大佬讓我幫他販運毒品,當時沒有想過後果,只知幫他做完有錢賺,賺來的錢全都拿去買毒品,於是便愈吸愈多。」

那年夏天  進入綠洲過新生活

失蹤、輟學,燊明多次因兒童保護令進進出出男童院,亦曾被群育學校踢出校。「有一次被判入男童院前,需要驗尿進行驗毒測試。吸了毒的我,本着一定過不了驗毒測試,便向福利官坦白說自己有吸毒。我因而被判入戒毒所,當時有兩個院舍可以選擇,一個入住一年,一個入住兩年,我當然選擇前者。」 如是者,2015年夏天,16歲的燊明帶著日用品與一套衣服,入住這綠洲,成為戒毒村年紀最小的一員。「手提電話及其他財物也不得帶進村,可謂與世隔絕。眼見村內很多紋身大漢,很怕被他們欺負。當時一心想著如何逃走,希望扮乖、搏好表現,及早離開這裡。」 但出乎意料地,一眾「紋身大漢」對他關懷備至;生活亦出奇地充實。「每天早上6時45分起床靈修,每天有職務時間,亦有上堂時間,我曾上過理髮、烘焙等課堂,以前很怕狗的我,甚至學了領犬、寵物美容及護理技巧。」他們每天都有自由時間,有人打波、捉棋、下田,燊明雖不懂音樂,卻每天走到音樂室彈琴、彈結他,由零學起。生活雖然充實,但起初幾個月,他坦言每天心裡都會出現魔鬼與天使般的掙扎,「因為當時吸毒的心癮還是很厲害,當靜下來的時候,便會再次出現想出去吸毒的念頭。」

 

 

新鮮人成為過來人
謙卑 坦誠 面對過去

幾年間「每天我們都會有小組分享,導師們都會很坦誠地面對自己過去,和我們分享他們的經歷。有一次,一位我很尊敬的音樂導師,訴說當年他親眼看著哥哥打白粉針致死,妹妹同樣吸毒。在整個充滿毒品的環境與圈子中,他仍能重新改過,的確感動了我。」28年前,得生團契由一位過來人創辦,這裡九成的導師都是過來人,希望以他們的親身經歷與信仰,讓年輕人立志更新。一眾導師每天的真誠分享,令燊明慢慢反省過去,「之後出返去,係咪都係得返毒品?」 在戒毒村循規蹈矩地過了八個月,燊明迎來了他第一次的假期,「可以出外六小時,和媽咪到外吃一頓飯。」數小時的短聚後,燊明準時回村,卻收到一個令他大受打擊的信息。「媽咪事後打電話給導師,說我去廁所時間長,又不停打短訊,懷疑我重吸毒品。」於是燊明被減去一些福利。「當時有一位導師走到我身邊,他輕拍我肩膀說,相信我沒有重吸毒品,我感到很感動。信任與信仰,令我繼續堅持走下去。我明白有這樣的過去,很難讓人一時三刻便相信我。」

 

「悔改,需要一份自覺,當你覺得自己有問題,才能正視問題;悔改,更需要謙卑的心,才能承認錯誤,面對自己曾有污點的過去。」一直堅持下,燊明開始利用他在村內學會的彈琴技能,展開音樂外展工作,四處到學校分享他的自身經歷。站在大禮堂的台上,面對著幾百人,訴說自己的經歷時,不怕別人帶着有色眼光看你嗎?「自己的價值,不是建立在別人的眼光上。每次分享自己的經歷,都是一次對自己的鼓勵。很多導師的經歷都感動了我,我也希望以自身經歷,告訴他們不要走我的舊路。」 本來去年已經可以「畢業」離村的燊明,選擇留下來成為戒毒村導師,主要教授寵物美容,以及負責音樂外展工作,在村內及前往不同學校分享經歷。「以前很怕被警察查到我是失蹤兒童,所以身分證一定不會跟身。去年剛剛18歲,終於可以光明正大拿著身分證出街,有種重生的感覺。我從沒有改過身分證上的名字,燊明,字音就像『生命』,希望用我的生命影響更多生命。」 只要勇敢、坦誠面對過錯,燊明,的確可以影響生命,把更多的荒漠灌溉成無數綠洲。

 


相關閱讀:

出走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