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回人與人的連結

//【066期 FEATURE】

 

 

「有壓力的時候,可能會想找個空間靜一靜、毋須與人面對面交流,而書就可以帶給你一種寧靜,是心靈上的對話。」

   ─ 「艺鵠」店長  Mimi

 

「人的根本裡,藏著寂寞、恐懼、不被理解,因而才需要被治癒,而閱讀和藝術則是陪伴,讓你知道自己並不孤獨。」

   ─ 「艺鵠」店員 陳庭

 

「大家的理念好單純、好簡單,有幾多就分享幾多,這樣的共享,就是富德精神。」

   ─ 「艺鵠」店員 Jane

 

「自由、獨特、充滿人情味」,是「艺鵠」書店店長Mimi、店員Jane和陳庭對「艺鵠」的形容。位於灣仔軒尼詩道一唐樓—富德樓14樓的「艺鵠」,是書店,也是藝術空間,讓擁有理念的藝術家及單位駐留,同時歡迎所有對文化藝術感興趣的人,前來與書本、店員、藝術品交流,藉此慰藉心靈。沿著繁忙的軒尼斯道走到富德樓,拾級而上、再轉乘電梯來到「艺鵠」,世界彷彿被按下靜音鍵,節奏與心跳也隨之放慢,得以專注在書海與眼前的藝術品之中,尋找自己心中的一片綠洲。

提起富德樓,總會聯想到「文青聖地」,而負責管理這棟唐樓內17個單位的「艺鵠」,絕對功不可沒。時間倒退到2003年,持有富德樓多個單位的大業主,期望把單位轉化為藝文空間,因而聯絡上資深文化藝術工作者馮美華。她隨後成立了非牟利慈善團體—「艺鵠」,在達微慈善基金的支持下,將富德樓單位轉化為藝文空間,以低廉價格租出單位作藝術家工作室。隨著單位原租戶相繼遷出,藝術家陸續進駐富德樓,類型由音樂、藝術、教育、文學、媒體至獨立出版社都有,「我們沒有一個好緊的框架說要符合哪些條件,才會資助藝術家租用工作室,我們欣賞、認同你在做的事,就可獲資助租金。」陳庭說,「艺鵠」與藝術家之間的關係,並非冷冰冰的業主、租戶關係,而是有著緊密的連繫。「艺鵠」關心藝術家的創作與需要,例如藝術家遇到經濟困難,便會彈性處理租金問題,藉此打造一條有人情味的藝術自由村。

 

如小鳥飛翔般 自由自在的空間

2008年,富德樓其中一個單位空缺,馮美華主動找大業主,請他把單位租給她辦書店,業主一口答應,更只象徵式收取一元租金。碰巧當時找到店長人選,把早年在曙光書店結業時買下、寄放在牛棚的大批文化研究、哲學、心理學、當代思潮及翻譯書籍,通通搬到富德樓,書店因而成立。 「艺鵠」用上簡體字的「艺」而非繁體字「藝」,全因 「艺」字有如小鳥展翅飛翔的姿態,而這種無拘束的自由狀態,正是「艺鵠」一直以來的風格與精神。Jane說,店員不為書本分類擺放,留給讀者一個空間,尋找自己有興趣的讀物,並藉著閱讀與自己、與作者對話。書本以外,這裡不同角落亦擺有本地獨立出版的小誌,「大書店買到的書都不需要我們去推銷,相反獨立出版沒有甚麼機會進入大書店發售,所以盡量給他們一個位置,是為了支持獨立出版。」Mimi補充,每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如果大家留意到大家,很多事情或會因此而發生,因而鼓勵年輕人嘗試珍惜、欣賞身邊朋友正做著的事。

 

        

 

 

 

與書本對話 滿足心靈需要

書店裝潢以木系為主,木桌椅旁的牆上有一排窗,陽光得以穿透玻璃射進室內。書店內還有一個角落,放了植物、沙發和咕𠱸,牆壁髹了藍和綠,感覺悠閒、自在,成為Mimi、Jane和陳庭最愛的一隅。「有壓力的時候,可能會想找個空間靜一靜、毋須與人面對面交流,而書就可以帶給你一種寧靜,是心靈上的對話。」Mimi認為,「艺鵠」是一個容許不同形式對話的空間,客人可以靜靜閱讀、看展覽,亦可以與店員聊天。她們三人均記得,一位學生經常穿著校服、戴著耳機到來看書,有日店長為他推介了一本有關熊仔叔叔的書,學生讀完,主動前來向書店分享讀後感,那次之後,學生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便會向店長請教,「好搞笑的!有次我們問他為何常常穿著校服,學生說因為他不穿校服媽媽便不讓他外出。到有日他沒穿校服,我們問他為何今天不用穿校服,他說:因為今日我生日,然後就買了一本書誌送給自己作生日禮物。」學生每次都會在書店內逗留一小時看書,店長與店員都希望,書店對他而言是一個放鬆的空間。

「其實富德樓就是一樣好『人』的東西,人與人之間好多連繫。」陳庭笑著續說,「不同你去一般連鎖書店,店員換了十個都覺得一樣,在這裡工作的人會有他自身的特點,而不同人出入、帶自己相識的人來,又會有不同感覺,這裡是因人而變得獨特。」因低度管理, 「艺鵠」可以容納每個人的創意和風格,讓不同能量集合在此處,互相交流和碰撞。Jane尚記得,大學時初次來到富德樓,發現大廈內正在有不同的活動同時進行中, 「是書店、是辦公室、是展覽場地,好特別,來這裡之前,我未遇過一個地方可以如此multi-tasking,也令我思考到底何謂『空間』。」「艺鵠」打破了空間必須有規劃的既定想法,讓前來的人重新思考、自行判斷事物的價值,「大家的理念好單純、好簡單,有幾多就分享幾多,例如我們有的資源是空間,所以我們把空間分享出來;而藝術家有的資源是技藝,那麼他們就分享自己的創作與知識,這樣的共享,就是富德精神。」

 

 

 

 

 

 

 

 

 

 

逃離現實荒誕 在半空之中把心定下 繼續前行

地舖租金高昂,促成了樓上小店的出現。Mimi說,有心的樓上店都是「被迫向上」、「唯有向上」,但樓上空間亦自有其好處。曾有一位母親在遊行衝突的混亂之中帶著孩子來到「艺鵠」,置身半空之中,心卻才能穩下來,「我有點想喊,因為覺得出面好亂,但這裡好安全。」母親在一次書店活動中分享道。回到日常之中,在「艺鵠」舉辦的藝術展覽,不少與身心靈健康有關,「人的根本裡,藏著寂寞、恐懼、不被理解,因而才需要被治癒,而閱讀和藝術則是陪伴,讓你知道自己並不孤獨。」陳庭如是剖析。

訪問這天,富德樓6樓正舉行藝術家曹穎琪的繪畫及版畫作品展—《天跌落嚟》,展覽導言中記下了這樣的一句:「累人的事來了,就蓋上被子,一起尋找安慰與休息,醒來再面對。」讓人從混亂之中暫時逃離到一個「有瓦遮頭」、能包容與接納負面情緒的地方,把心定下,才繼續前行;坐落在鬧市之中的「艺鵠」,正是如此溫柔而優雅地存在。

 

 

/ Text : Sammi
/ Photo:史角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