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航泊岸 揚帆後 一期一會

//【060期 FEATURE】

 

 

「從青年中心走到青年空間,我們始終相信,青年擁有無限潛能。

在不斷向前的日子裡,讓我們繼續以青年為本的服務理念,為青年提供空間,讓他們發揮所長,敢創敢夢。」

  ─  何永昌(Andy80年代北角青年中心主任 / 總幹事

 

30多年來,大家風雨不改,每年一聚;

北角青年中心是我結交摯友的地方,也是我擴闊視野的啟航點。」

  ─  阿銳  80年代北角青年中心會員

 

 

作為香港青年協會最早期的五間青年中心之一,位於碼頭旁的北角青年中心於1963年成立。當年青年中心位於現已清拆的北角邨,中心像一個大禮堂,是當時區內僅有的室內羽毛球場。30多年前,大學生阿銳與時任社工Andy,在北角青年中心相遇,二人憶起中心裡一本本手寫的會員資料簿、一張張人手過膠的會員證,隨時代變遷,現時都變了電子化,唯一不變的,是當中的友誼軌跡。回憶裡的北角青年中心,成為了二人的啟航點,為人生揚帆起航,縱有風浪,仍然同舟共濟,乘風破浪。

 

 

敢創敢夢 地方樸實 夢想卻很大

回到北角青年中心的舊址,現時已發展成大型住宅及商場。「當年中心的大門口位置正是我們身處的咖啡店,面向碼頭及大海。」當年中心的設備相對簡單,一個可充當羽毛球場的小禮堂,辦公室在禮堂上側,後面有兩間「多功能活動室」,工作、活動、社交其實都在同一場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阿銳分享,當年北角缺乏康體場地,不少青少年都會到來,這裡也出過不少運動好手,例如前羽毛球港隊成員陳念慈。在北角區成長的阿銳,家與中心只有6分鐘步行距離。「小時候行過總會望進去,對中心十分好奇,也有種親切感。那時娛樂方式不多,知道中心舉辦很多活動,也有自修室、羽毛球場,更有社區聚會。惟家教甚嚴,到大學三年級才有機會親身走進中心參與活動。」 

80年代,初踏入中心的阿銳,剛好碰上初步入職場、加入青協服務青年的Andy。阿銳與幾位不同背景的青年參與小組「北青特工」,因應各人的興趣,展開不同計劃活動。「我們舉辦過自閉症展覽,當時社會對特殊教育需要幾乎沒有認知,我們做剪報、研究文獻等,希望讓街坊了解。除了學術活動,我們又試過統籌晚會的戲劇表演,首次背劇本、學感情表達、企台位等,通通都是新嘗試,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就如土壤 讓潛能和友誼自由萌芽

小組愈做愈大,邀請過政治評論員、電視台監製對談,阿銳指中心從不限制年輕人的發展方向,亦相當支持他們自由發揮,發掘感興趣、對社會關注的事,對當時在中大就讀工商管理的阿銳來說,那段時間視野擴闊了許多。小時侯也會去青年中心「打躉」的Andy,對阿銳這群青年,特別有親切感。與青年互動,走進彼此生命,互相正面影響,同時為他們提供空間與平台,讓他們發揮所長,從來也是他做青年工作的初心。「我相信這對青少年來說,是一段很重要、很寶貴的成長經歷。不論是關心社會的敏銳力,或是籌辦不同文康活動以至義工服務的領導力,我也能夠從他身上看到這些潛能。」 

Andy不以「幫助」二字形容社工與青年的關係,「我們就像土壤,讓他們聚在一起,給予養分,讓他們就著興趣、能力發展,把潛能發揮出來。」對阿銳來說,北角青年中心是成長地,也是社交練習場。地方簡樸、友誼純樸,來到30多年後的今天,來自「北青特工」的組員仍有一個群組,每年一聚,阿銳就是搞手。有老友不用智能電話、居於長洲,阿銳都堅持一定要聯絡到,讓大家聚聚。當中最大的推動力,是珍惜這份情誼的心。「大家每次見面都會聊起昔日在中心的往事,能夠見證彼此以及下一代的成長,實在難得。」

 

「從北角青年中心的窗往外看,可以看到大海與船隻的身影。中心位置為交通樞紐,有碼頭和巴士總站,人來人往。」時代巨輪不斷推進,此處的青年氣息或許減少,昔日的屋邨風光也不復再,中心亦於2000年完成歷史任務,但對阿銳以及更多曾於這裡「打躉」的年輕人來說,這裡不再只是當年的一個「舊中心」,而是在人生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Text :霆
/ Photo:Bryan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