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期 FEATURE】



不試不會知道能否做得到,行動力十分重要。 如果只是空想而不實行, 構思只會永遠局限於腦裡或平面上。

  ─ 盧健斌(Pan)  香港理工大學產品設計系畢業生

 

全球暖化衍生種種環境問題,天災肆虐就是其中一個現象。由2013年的超強颱風「海燕」,造成菲律賓近七千多人死亡、去年 「天鴿」襲澳門造成重創,以至今年的「山竹」,更對香港造成破壞處處。超強颱風愈見頻繁,風暴潮更令沿岸、低窪地區嚴重水浸,於險象環生的情況下,如何能即時自救?理工大學產品設計系畢業生盧健斌(Pan)受風災啟發,發明了一分鐘內可以由長凳變成救生艇的多功能傢俬。「希望將防災與救援工具融入生活,以低成本創造自救工具。」

確切了解生活需要
花心思為生活解難

Pan自小對生活解難充滿興趣,喜歡用雙手創造物品。小時候家人剛好在安裝晾衣架,當時只得小學六年級的Pan,為免放在窗邊的螺絲刀從高處掉下,自發用行山扣和長帶,將螺絲刀勾在窗花,方便使用之餘,又能保障安全。長大後,經一門人文學科,了解到曾經有人以簡單的滑輪方式,為窮困村落的人省下不少搬運食水的力氣。自此,「只要在日常事物上做些少改變,就能解決生活難題。」的概念深刻印在Pan的腦海,一直想找機會嘗試。

直至構思畢業作品時,留意到天災接連發生,令Pan萌生幫助各地貧困災民的念頭。其後做資料搜集,了解國內、國外災民,並主動向無國界醫生、紅十字會、災後心理輔導協會等機構進行訪問,更親身到風後重災區大澳訪問居民,為的只是希望能深入了解他們的確切問題和需要,令自己的發明能更有效地解決所需。「有些工具設計沒有日常功用,成本又貴;有些災民遇上水災時會用門板、床褥自救,但那些根本不是專門用作救生用途,安全性、盛載力也未必夠好。」於是,一件成本不貴,又能一物二用、融入生活的救生專用工具,就是Pan最初的設計概念。

無忘創作初心
讓發明融入生活

經過一連串資料分析,Pan發現最受水災影響的,大多是中低收入國家和沿岸城市。基於缺乏國家基建、資訊不發達的情況下,居民的防災意識相對不足。而為了讓發明能真正融入他們的生活,Pan亦特別留意災區如菲律賓的家庭必需用品,思考怎樣的傢俬才能與救生艇結合。「長凳、門、窗我都有考慮過,畫了很多設計,發現都太複雜、太多程序。後來利用摺紙船的方法,將船隻的頭尾收起,直接反轉便成了長凳,省卻繁複的收納步驟,同時能在危急的黃金時間內立即自救。」一般人未必會時常留意救生工具的備用狀態,但假如這件工具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或會更容易察覺有否損壞,及時維修。「有了點子後,便要平衡船隻和長凳的功能性,思考設計是否符合人體工學,能否真正坐人、載人,變成船隻時會否太小等;故比例、高闊寬等都是重點。」

因為這是全新的設計,Pan每一步都要經過精密計算,而船身用料、支撐架設亦要不斷向專人請教。除了不斷於網上翻查資料,他更走到工業中心詢問工程師意見,又於日常生活中多加觀察,希望令發明更盡善盡美,「有一次經過紅磡天橋時,留意到街上途人正使用一把只利用布帶張力承托的摺椅,我便將此技術加以改良,放入我的設計當中,希望盡量減少零件、降低成本。因為便宜是我的首要考量,否則就違背了我的設計原意。」整個發明的成本約港幣200元,完全合符Pan的設計原意。由外型設計、用途、用料等,Pan從未忘記要為低入收入人士提供實用又便宜工具的初心。

如豆莢般
保護受災生命

經歷大半學年的反覆研究和測試,Pan最終成功發明了可化身成救生艇的長凳,「我在電腦畫了許多個立體模型,亦反覆在浴缸進行測試。一次又一次調整凳腳長度,不停計數,最終成功穩定結構和支架。除此之外,防水、浮度也花了許多工夫測試。」完成模型後,Pan製作了一比一的作品,於烏溪沙進行「下水禮」。測試一次成功,救生艇的表現合乎預期,成功載到兩個成年人。「事前我對自己的設計挺有信心,畢竟花了不少時間研究,最後真的成功做到,覺得非常開心。」

Pan將發明命名為「POD」,中文譯名為豆莢,意指救生艇像豆莢一樣,擁有堅硬的外殼保護生命(種子),隨水漂流到安全地方。他表示,希望可以繼續優化及改良POD,達至更高的耐用度。「原本我認為POD只是過渡性發明,為暫用工具;因為曾有研究資料顯示,嚴重且頻繁的天災問題,要到本世紀末才會出現最嚴重的情況。但經過這幾次風災後,你或會發現,這些情況或許已迫在眉睫。」

憑著對生活的觸覺,還有希望在日常用品上發現突破性功能,Pan盼日後能成為一位設計顧問,設計更多便利人類的物品。能夠設計出創意發明,除了構思,Pan認為更重要的是實踐。Pan不是船隻專家,也不是救災英雄,許多你或會以為是天馬行空的想法,其實蘊含無限可能。

 

唯有嘗試,才能將幻想成真。

 

 

/ Text :  霆
/ Photo:Bryan Tsui

 


相關閱讀: